开博尔 F5电视盒子完美退烧方法---CPU温度狂降20多度
本帖最后由 安若雪 于 2015-6-24 13:13 编辑入手开博尔电视盒子F5已经有一段时间了,F5的功能强悍不用多说了,硬件解码4K,硬解H.265,4核CPU,4核GPU,1080P点到点输出,4k点到点输出到显示器,这些都是经不住的诱惑,堪称电视盒子里面的机皇,基本上我每天晚上开个4个小时,稳定性还是极强,没有出现卡顿的情况,基本上鼠标点哪里,那里就出来了,丝毫没有出现滞后的情况。
然而,唯一不能满意的是盒子外壳温度高达43度,软件如果有BUG可以慢慢优化,但是硬件有问题,可不能慢慢等,大家谈论最多和抱怨最多的莫过于盒子高达43度的温度了。可谓烧得不轻。
有病就得找出原因,拆机发现,所有的发热都来自MSTAR的主控芯片,看来得想办法把这个发热源的热量传出去,而厚达2MM的全金属铝外壳正好是一个很好的散热片。
在淘宝上面搜到一款适合于开博尔F5的专用散热片,替换原来的散热片,正好把CPU和金属外壳无缝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热量传输通道。操作简单,而且不需要改变盒子的外观,就解决了散热问题,实际测试CPU温度整整下降了20多度:
收到货后,赶紧打开,原来这个散热片是这样的,完全实体结构,握在手里蛮有分量。
http://data.znds.com/attachment/forum/201408/18/222507xbcqbpif94pbi356.jpeg
配套的工具还挺齐全的,包括一把刮铲,2个弹簧固定柱,3个手指套,一瓶导热硅脂,一把两用螺丝刀。
http://data.znds.com/attachment/forum/201408/18/222539fvb4gicbbw74vgt3.jpeg
http://data.znds.com/attachment/forum/201408/18/222550t61v8y10ed68v2z8.jpeg
下面就开始我们的改造之路吧!
1.打开后盖螺丝
http://data.znds.com/attachment/forum/201408/18/222604hujejtiuzq4cuz6b.jpeg
2.打开PCB板的螺丝
http://data.znds.com/attachment/forum/201408/18/222614n4k4wzw33wdigsfd.jpeg
3.取出原来的散热片:
http://data.znds.com/attachment/forum/201408/18/222623xpvodcv49vwccmyc.jpg
用指甲朝箭头的方向用力,同时,在背面朝下压该弹簧柱,就可以轻松的取出原散热片。
4.用刮铲把导热膏均匀的涂抹在CPU上,在此之前要用纸巾把原散热膏擦去
http://data.znds.com/attachment/forum/201408/18/222638x46cb6juoelek55l.jpeg
5.用手指套就可以轻松把散热膏抹平抹薄了
http://data.znds.com/attachment/forum/201408/18/222648agdf42a2zw8wva4i.jpeg
6.用刮铲放一些散热膏在散热片上,并用手指套抹平
http://data.znds.com/attachment/forum/201408/18/222703fjsq8jm8yy8svvo1.jpeg
7.安装上散热片
http://data.znds.com/attachment/forum/201408/18/222743r3es9ioqqooqpedp.jpeg
8.用刮铲放一些散热膏到散热片上方,并用手指套抹平
http://data.znds.com/attachment/forum/201408/18/222803d94q5tw4vtw43bzm.jpeg
9.同时在上盖中间位置,涂抹平,如下图
http://data.znds.com/attachment/forum/201408/18/222833ey48b1y9crsh4evr.jpeg
10.最后,合上电路板,注意,不要把线压在散热片下面了,拧上后盖螺丝,就完美收工
http://data.znds.com/attachment/forum/201408/18/222843x4mm8w283kk32wqa.jpg
最后,我们来测试一下散热效果:
测试条件:wifi连接英特网,播放非常电视30分钟后测量,室温:30度,测量位置为上外壳最高的温度(即散热片上面的位置),和PCB上面晶振的温度(因为大家都知道晶振是最靠近CPU的元件,而且是金属封装,导热性很强,就越接近CPU的温度:
这是我们原装散热片的上盖CPU位置的温度是43.9
http://data.znds.com/attachment/forum/201408/18/222844hjai1aiatt8mmrqc.jpg
换了新的散热片的上盖CPU位置的温度是44.4
http://data.znds.com/attachment/forum/201408/18/222848uw910fwssi611w91.jpg
结果我们发现该位置的温度略有上升一点,这正好达到了我们需要达到的效果,把CPU的热量传送到外壳上面来,不要把热量全部都闷在电路板里面,这样外壳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散热片。
这是原装散热片晶振的温度:
http://data.znds.com/attachment/forum/201408/18/222851d4gggaauihs5tihf.jpg
整整70.8度,可谓高烧不轻啊!
这是换上新散热片晶振的温度:
http://data.znds.com/attachment/forum/201408/18/222854xb9ez76j9ijjlxal.jpg
对比发现,我们可以看到,CPU的温度狂降23度,工作在这样的温度 ,盒子应该能延寿很多年吧,高烧一去不返!
这种方法简单,不破坏硬件,安全,值得一试。夏日炎炎,F5开始降温了,再也不用提心吊胆的用着F5了。
对比了论坛里面各位发烧友的各种方法:
1.换大散热片,在一个几乎不通风的空间,加再大散热片,热量也排不出去;
2.盒子内部加装风扇散热,有噪音,风扇电源线没有接线的地方,而且在一个几乎密封的空间,加装风扇也无济于事,热量排不出去。
3.USB口外接风扇,有噪音,不节能环保,电动机有电磁干扰,易辐射,而且待机状态下,风扇还继续运转,必须要关掉电源,比较麻烦;
4.加金属脚垫,影响美观,不容易放置;
5.顶部打孔,形成空气对流。在2mm厚的铝壳上面打孔也不容易。灰尘容易进入机身,对机子的损坏不容估计。
看来目前换散热片的方法,是最佳的解决方案,从根本上解决了散热的问题,可谓既治了标又治了本。
感兴趣的发烧友,值得可以试试~
真是难得给力的资源啊。 真是难得给力的资源啊。 我家4K电视又可以炫机了 不错,大力支持! 不错,大力支持! 新手前来学习4K 新手前来学习4K 不错,大力支持! 我家4K电视又可以炫机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