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K视频常见问题,需要买个怎么样的电视?哪些4K电视公司来带头?
在 CES 2014 的狂轰滥炸之后,IT 行业不肯落后潮流的多了一种人,“4K?我听过,不知道是什么,应该很厉害吧。”尽管 4K 技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制造商们都不约而同表示了支持,甚至包括路由器厂商。而对于用户来说,关于 4K 视频问题就不少了——哪些公司来带头?2014 年内,Netflix、Amazon、M-GO 和 Youtube 将会是 4K 视频最大的四家承销商,Netflix 正忙于<纸牌屋>第二季和一系列纪录片的工作,动作稍慢;Amazon 就比较感人了,它宣布与狮门娱乐公司、华纳兄弟影业公司、二十世纪福斯影片公司和探索频道达成合作协议,片源不愁;M-GO 有特艺和梦工厂动画做后盾;Youtube 则是和索尼合作。需要买个怎么样的电视?准确的说,最好是买个 2014 年出的 4K 电视,2013 年的第一代 4K 电视无法支持上述视频发布商的相应 App,或是根本未配备相应解码芯片,部分有商业道德的厂商可能会发布解决方案,但这谁都无法保证。说到“相应”,事情就变得更复杂了。每个视频发布商都与特定电视制造商合作,比如 M-GO 和 Amazon 只认三星,Netflix 更喜欢 LG、虽然与三星索尼也有来往,Youtube 倒是胸怀宽广,视频会不断编码适应各家电视。这样一来,用户在购买电视时,首先还得考虑哪家视频网站更符合自己口味,这可不是什么好状况。需要多宽的宽带?Netflix 和 M-GO 明确表示带宽要求不会超过 15Mbps,Amazon 的要求是 20Mbps,Youtube 采用了自家的 VP9 编码技术,据估计带宽要求不会超过 Netflix。问题并不总是出现在客户端,例如有测试表明,在高峰时段用户无法观看 Netflix 上超过 720p 的视频,原因极有可能出在服务端。当然,ISP 也有可能有意限制带宽大户的使用量,但无论如何,用户体验都受到了影响,连 1080p 都不能保证,谈何 4K。我这种包流量的用户怎么办?洗洗睡吧,按 15Mbps 算,看一个小时视频用 16GB 流量,妥妥的。压缩算法……是怎么回事?对画质有影响吗?如果不压缩,4K 画质的视频是无法在现有网络上传输的。不幸的是,“压缩”这个词用在视频上,人们常常误会它是“垃圾画质”的同义词。实际上,大多人都没看过未经压缩的视频。这就得科普一下“压缩”了,压缩就是指把大文件体积降低以方便使用的过程,这一点应该毫无异议。压缩算法分为两种:一是无损压缩,比如 rar、7z 等常见的文件压缩算法;二是有损,比如音频和视频,“损”的是一般人难以注意的部分——将次要的信息数据舍弃,牺牲一些质量来减少数据量,使压缩比提高…有损方法的一个优点就是在有些情况下能够获得比任何已知无损方法小得多的文件大小,同时又能满足系统的需要。
有损方法经常用于压缩声音、图像以及视频。有损视频编解码几乎总能达到比音频或者静态图像好得多的压缩率(压缩率是压缩文件与未压缩文件的比值)。音频能够在没有察觉的质量下降情况下实现 10:1 的压缩比,视频能够在稍微观察质量下降的情况下实现如 300:1 这样非常大的压缩比。有损静态图像压缩经常如音频那样能够得到原始大小的 1/10,但是质量下降更加明显,尤其是在仔细观察的时候。
所以说,并非压缩过的视频画质就差,DVD 单碟 4.7GB,原视频文件尺寸是它的 15 到 30 倍,同样的,4K 视频也会经过高度压缩,但由于它分辨率极高,显示效果也比现有技术要好得多。最后必须强调,本文不是 4K 技术的软文,它真不会那么快普及。编者:咱们身在大陆的,先看着新闻、分析、评测过过瘾,实在心急得不行了,去下几个蓝光原盘试试,解读并不难。
谢谢分享,楼主辛苦. 并非压缩过的视频画质就差 楼煮说的极是啊,以目前国内宽带的水平1080P都很难普及何谈4K呢? 我前几天去海尔电视专柜看 售货员说你只要买4K电视就送你电信200M宽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