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一小步,实际是快步跃进!海贝R3pro音乐播放器
翻了一下老黄历,才发现原来海贝R3的测评是去年4月份写的,感觉时间过得还真是快啊!到了今年9月广州耳机展的时候,才听说海贝做了一次产品升级,推出新款的R3pro来。本着不听白不听的蹭听党惯例,因此果断地去打劫了一只回来。不过因为最近事忙,结果被我拖了快一个月才开始动手写分享,惭愧惭愧!
外观展示
其实这一部分可以完全省略一万字不写!
因为R3pro(以下简称R3P)对比前作在外观上升级改变近乎为0,除了背后的铭牌信息有差异外,仅从外观我相信99%的人压根就分辨不出来谁是R3谁是R3P。
所以不嫌事都的值友们完全可以去看开篇那个小卡片就行,以下只说唯一一个……对,就是唯一一个能分辨R3P和R3的地方。
这就是唯一的外观上差异!
我最开始以为R3P会跟R6到R6P那样,把2.5平衡输出口变成4.4口的,结果海贝的老钳就回了一句,“没变,因为4.4塞不下,所以还是2.5~!”
不过为了证明我还是有点小进步,所以就把2.5平衡输出口外围增加了一圈金色来意思意思。从视觉上乍看似乎跟3.5输出接口更对称了,但其实仔细看就会发现两者的基线其实并不对齐,结果就形成了“高低眼”的样子。
本篇测评到此结束……
……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啦!因为R3P的升级其实并不在于外观,而是在内部硬件方面。
快步跃进的音频架构
目前R3P官方的报价是1298元,持平当初R3首发时的价位(不过R3上市时有预售减50元的优惠)。而R3目前其实还有在上架,不过售价就下调到1098元了。
也就是说,两者最多也就200元的差距而已,但这是否意味着R3P就是个“不换汤又不换壳”的坑货呢?当然不是啦!
贴一张官方的对比表格。
首先最明显的变化是在DAC方面。曾几何时低端音频播放/解码器都是单片DAC的天下,而且普遍采用的都是ESS 90X8Q2M、9X18、AKM AK4490之类的单颗移动版本DAC,对于R3其实也是如此。不过到了R3P,海贝突然整起了双CS43131的分立解码架构。
CS43131是Cirrus Logic在2018年发布的两款针对移动设备的高性能解码芯片之一……其实更准确来说,是给手机厂商用来做转接音频线用的。这本身很CS,不过最少面板参数也还是够看的。下面引用一下相关资料吧,纯英文,大伙将就着看吧。
CS43131
Channel(s) Out 2
Resolution (bits) 32
Dynamic Range (dB) 130
THD+N (dB) -115
Sample Rate (kHz) 384
Output Level (Vrms) 2
Package 40 QFN;
42 WLCSP
CS43131 is the evolution of the CS43130. Re-defining Audio again
Improved output level up to 2 VRMS into 600 Ω headphones
Evolved performance: THD+N increased from -108dB to -115 dB
Increased hi-fi DSD playback rate from DSD128 to DSD256
Integrated GND-centered, Class H headphone driver
Output power
30 mW per channel into 32 ohm load
5 mW per channel into 600 ohm load
Advanced 32-bit oversampled multi-bit modulator with mismatch shaping technology
Eliminates distortion due to on-chip component mismatch
Serial audio input
I?S, right-justified, left-justified, DoP, DSD and TDM interface
Master or slave operation
Volume control with 0.5 dB step size and soft ramp
44.1 kHz de-emphasis and inverting feature
Alternate headphone input
Seamless switching between high performance and low power playback
VD/VL Supply Voltage = 1.8 V
R3P改用CS43131最直观的好处就是续航直接倍增,单端20小时这么妖孽的续航能力真心是猛。即便是在平衡输出时,16小时续航也是很多国砖单端都办不到的事。
而且不仅续航更给力,就连推力也跟诊一起水涨船高了。单端方面提升并不显著,但通过双CS43131分立处理左右声道,R3P的平衡输出推力是显著增加,从原来的112mW+112mW提升到200mW+200mW,最起码这个推力用来应对一般的低阻/高敏耳机是绰绰有余多了。
另外,当初R3引以为傲的无线音乐能力也得到了加强,一方面WIFI传输增加了对5.0Gz频段的支持,使得访问云端或NAS音乐资源时变得更加流畅,另一方面蓝牙版本也更新到时下主流的ver.5.0,理论上是可以提高信号稳定性,以及进一步降低功耗。
不过主控芯片方面则还是沿用了R3的君正X1000E+海贝HBC3000的组合,因此我很喜欢的MSEB功能依然不能做到像R6/R6P那样的不受采样率限制。
除了用来听音乐外,R3P也增加了电子书以及计步器功能,不过这个并不是R3P独享的,R3通过升级固件也可能享受这个功能。
主观听感
声音架构改了,那么对于R3P的声音到底是提升还是降低呢?
首先在同等音量设置下,R3P的单端接口输出声压要比R3大了5%~10%左右,而平衡口反倒没太大区别。
开腔的第一感觉虽然风格一致,但对于音质细节的处理差别还是挺明显的。R3的声音风格会比较清晰、迅猛,偏重线条感,数码味道略重。而R3P则显得比较柔和,多了一些修饰感,并且在声音厚度上也有所增加。
形象点说,R3就像是18岁的少年,更加年轻躁动一些,难免会给人一种棱角分明、直来直去的感觉,因此虽然能满足一般“路人”听个响的需要,但确实有点欠缺历练的感觉。而R3P则有种26、27的感觉,有了一定的历练,变得有点内敛,开始有底蕴了,逐渐变得沉稳踏实的感觉了。
R3P的人声依然是走得比较贴身的路线,这对于偏消费向的播放器来说倒没什么问题,而且跟R3比,R3P的人声沉稳了一些,多了一分情感,确实要比之前“成熟”了。不过总体风格方面,R3P依然是偏清瘦、克制的类型,没有太过浓烈的渲染和煽情,因此在耳机配搭以及适配曲目方面依然不会太挑吃。
而低频方面唯一的改变就是松软厚实了一些,因此显得更稳,也更能衬托整体。不过这仅限于跟自己的前代相比,R3P的低频依然做不到越级挑战N52这样的水平,而且也不太对动词打次党的口味。
高频方面,R3P洗去了ES9028Q2M那种偏生硬、偏亮的“廉价塑胶感”,在演绎像小提琴曲目时,线条感被弱化了不少,增加了对泛音的呈现,所以反而更加平滑、细腻。而且值得一提的是R3P的动态其实是较R3要略好的,所以使得整体的张力要更足,并不会因为线条感的削弱而显得“虚焦”。
得益于以上的一些小进步,R3P的声音虽然谈不上大踏步前行甚至越级挑战,但最少是一种对自我的不断完善,而且变得更沉稳和耐听了,这其实对于刚开始涉足HIFI世界的新手来说会更有利于树立正确的听音观。
何况R3P完整传承了R3的其他优点,尤其是通过UAT编码配合W5来使用时,简直就是常规蓝牙耳机的John Wick,分分钟地秒你没商量的那种。因此还是蛮值得推荐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