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爱民:富含花青素和微量元素的蓝小麦养生与产业化探索
耿爱民,淄博爱民种业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山东高青黄泛平原作物研究所所长。耿爱民近日在全国糯小麦与彩色小麦产业研讨会上汇报了蓝小麦育种新途径及蓝小麦产业化的探索。
刘秉华等专家将显性矮秆基因Rht10与太谷核不育基因Ms2成功连锁在4D染色体短臂上,创制成功“矮败”,并获得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矮败”即矮秆败育。在此基础上,专家们又将蓝粒性状基因导入“矮败”小麦材料中,培育出了“蓝矮败”不育种质。
耿爱民说:“‘蓝矮败’是一个种质创新的优异平台,更适宜于创建轮选群体与基因库。”利用这一平台,他们创制了8类上百份种质资源材料,获得了多项发明专利授权。这种蓝小麦与普通小麦有着同等的产量水平,同时含有花青素,并富集锌铁硒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耿爱民介绍,“蓝矮败”实现了蓝粒、矮秆、花药败育三个性状连锁,相互标记。它在同一麦穗上能结出蓝、白两色麦粒,将蓝粒种进地里,麦苗又矮又壮,花开时无花药,用任一麦穗的花粉授粉,会结出满满的籽粒,麦穗同样有蓝、白两色麦粒。取白粒种子种植,则其植株高大、全部有花药、籽粒全为白色。取这些白粒种子再种,则长势不及以前,表明不能再继续作种子利用。
耿爱民与他的团队经过十年的努力,实现了“蓝矮败”遗传背景的冬性化,为杂交小麦在不同冬春性麦区的广泛区域种植打下了基础。
种子天下协办单位:
安徽茂施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莱州市金海种业有限公司
雷邦斯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安徽莱姆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