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关于影评是什么?我总结了最重要的两点体会

风骨傲气 2019-12-18 09:17 5787人围观 神剧与烂片


影评是什么?

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我曾经想过,用“影评不是什么”的方式,一条条列清,最后通向“影评是什么”。

也就是所谓的“雕刻法”,把多余的部分去掉,剩下的就是答案。

但做到最后,还是放弃了。

因为我发现,无论正面还是反面回答这个问题,都无法做到全面又精准。

所以我想,不如试试侧面吧。

不必求全,也不用贪多,更不用落实到太微观、太具体的层面。就拣最重要的两点体会,谈谈我的看法。

这两点体会,都是在这些年写影评的过程中慢慢清晰起来的。尽管它们仍然无法回答“影评是什么”这个问题,但我觉得,它们已经部分触及到了这个问题的核心。

希望对于想要写影评或正在写影评的人,有所启发。

关于影评是什么?我总结了最重要的两点体会

回到问题:影评是什么?

对此,我想到的第一点是:影评是一场搏斗。

听起来有点玄,别着急,往下看。

和谁的搏斗?

和导演的搏斗。

说白了,一篇影评,实际就是影评人和导演争夺“影片阐释权”的过程。

如果导演赢了,影评就失败了;只有打败导演,才能成就一篇像样的影评。

关于影评是什么?我总结了最重要的两点体会

不明白?

我们说得更具体一点。

通常,一篇影评在思想层面逃不出三个维度。

第一,导演的意识。

也就是导演想通过影片传达的内容。

第二,导演的潜意识。

也就是导演自己并没有意识到,但影片文本却已经显露出来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通常会隐藏得比较深,需要影评人的悉心挖掘。

关于影评是什么?我总结了最重要的两点体会

第三,影评人自己的眼界。

这点我们稍微展开一下。

影评人的眼界,首先是阅片量,它决定了你的写作素材库有多大。

换做搏斗的角度来看,也就是你能请到多少外援,来帮你打一场胜仗。

你看的电影越多,心里会慢慢形成一张地图,阡陌纵横,有导演维度、类型维度、影史维度、主题维度、视听维度等等,这样一部新电影过来,你就能够恰如其分地找到它在地图上的位置。

换句话说,这叫阵型。你摆好了阵再迎接对手,才有胜算。

影评人的眼界还包括很多电影之外的东西。

比如你对于历史、政治、艺术、心理……的理解,这些都会反哺到你的影评中,形成你的格局

我总爱说一句话:“影评的很多功夫,都在电影之外。

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关于影评是什么?我总结了最重要的两点体会

总结完这三个维度,你也就清楚了该如何打败导演,成就自己的影评。

也就是你要让影评跳脱出“导演的意识”,进入“导演的潜意识”,并最好依靠“自己的眼界”来写出独到的内容。

用电影学者钟惦棐的话说就是:“只有影评的个性超越了影片的个性,才意味着评论家的诞生。”

由此,我们也可以推导出几个问题的答案。

不合格的影评什么样?

你看吧,如果你的影评通篇都在复述影片的剧情,或是写来写去,都是那些导演明明白白想要告诉观众的事。

那么其实你已经输给了导演,成了他的传声筒,自然影评也就很难成功。

关于影评是什么?我总结了最重要的两点体会

该怎么看待导演自己对影片的评价?

很简单,当导演开始评价电影的时候,他就不再是导演,而是一个影评人。

他的评论,也只是千千万万的评论之一而已,更不是什么权威解释或标准答案。

其实你看,但凡聪明的导演都不会愚蠢到站出来解释自己的电影。

他如果执意解释,通常只有一个理由:电影拍砸了,我得告诉大家我的初衷有多牛。

关于影评是什么?我总结了最重要的两点体会

由此延伸出一个问题:过度解读的边界在哪?

这个问题,我觉得是影评人最容易遭人诟病的一点。

我的很多影评下都有类似的评论:

“导演采访时可不是这么说的,你过度解读了!”

“导演根本没想这么多,是你过度解读了!”

……

看到这样的评论,千万别沮丧。

我想要说的是,只要你的影评是从电影文本出发——注意,是电影文本本身,不是导演阐释——然后进行合乎逻辑地推导、分析,得出的结论,都不算过度解读。

如果你是这样做的,你应该有十足的信心。

如果有人说你过度解读,说什么导演没这么想,你更应该感到高兴。因为那意味着,你或许已经赢得了搏斗。

关于影评是什么?我总结了最重要的两点体会

还是那句话:作品比人大。

越是伟大的作品,就越是远远地大于创作者。

关于《闪灵》的答案,我们还能去问库布里克吗?

不用。

《闪灵》的答案,就在《闪灵》之中。

关于影评是什么?我总结了最重要的两点体会

关于“影评是什么”这个问题,我想说的第二点是:影评是一种创作。

这听起来像句废话。

但很多时候,很多人,包括很多影评人,都没有把影评当作一种创作来看待。

最常见的看法是:影评顶多算是“再创作”吧。

因为影评总要依附于一部影片而存在,这也使得影评的“原创性”成了个说不清的事。

甚至更极端的说法:影评人就是电影的寄生虫。

我觉得啊,这首先是影评人自身的问题。

所有写影评的人,你们自己有没有把影评当成一种独立创作看待?还是满足于在影视产业边缘混口饭吃?

这是一个根本态度的问题,此其一。

关于影评是什么?我总结了最重要的两点体会

其二,我们正面回应一下“原创性”的问题。

一个影评人如何保证“原创性”?

我们设想一种极端情况:你有没有能力自己虚构出一部电影来,然后为这部电影,写一篇影评?

你可能觉得我疯了。

但我想说的是:一篇好的影评往往是这样的。

影评人应该具备这样的能力,可以把眼前的这部电影A,用自己独到的眼光,看成电影B,甚至C、D、E……然后为这些“并不存在”的电影写一篇影评。

因为每一部伟大的作品背后,都有成千上万的作品,等着被发现。

关于影评是什么?我总结了最重要的两点体会

举个例子,比如保罗·范霍文的电影《本能》。

表面上,这是一部情欲片、黑色电影。讲一个男人因欲望而堕落。他陷入了与连环女杀手的危险关系中,彻底迷失,又情难自抑。

正应了那句话:“欲望一方面希望得到满足,同时又想作为欲望而永恒存在。

这是故事A。

关于影评是什么?我总结了最重要的两点体会

但我们换个角度看,还有故事B。

它讲的是一个关于“创作”的故事。

影片中的女杀手,同时也是一个作家。她汲取创作灵感的方式是玩弄写作对象并最终将他杀死。

这一过程与创作是不谋而合的。

或者说,创作其实有它的残酷性。

创作者之于创作对象,就如同上帝一般,支配他的生活、心理、情欲……并在完成创作,对方已无利用价值时,将其杀死,再奔向下一个目标。

从这个角度讲,《本能》讲的也是“创作”的本质。

关于影评是什么?我总结了最重要的两点体会

写作影评也是一样的,你不要被导演和影片所控制,相反,你要去支配他们,打败他们,说出自己的表达。

我曾经写过两句话,都是针对“影评是一种创作”这一说法的,在这里一并分享给你。

第一句:影评是对于电影的重新剪辑。

第二句:写影评,不要陷在电影里面,而要站在电影前面。

影评人们,不要妄自菲薄,我们同样可以成为骄傲的创作者。

我有话说......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