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经典历史剧,观众往往会想起唐国强版《雍正王朝》、陈宝国版《汉武大帝》、陈道明版《康熙王朝》等。然而,这些历史剧和侯勇版的《大秦帝国之裂变》相比,逊色太多。 《雍正王朝》关注于宫廷权谋,格局太小;《汉武大帝》过于歌颂帝王自己,忽视了能臣作用;《康熙王朝》中皇帝对大臣、对后妃过于冷酷,缺乏人情味。 星河聊聊这部豆瓣评9.3分的历史剧《大秦帝国之裂变》。 豆瓣评分 1 《大秦帝国之裂变》讲述一段悲壮和励志的奋斗史战国初期:英雄辈出,百家争鸣,群雄逐鹿,山河变色。 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并存。然而,在这样的大争之世,地处西北边陲的秦国,却陷入绝境,不知何去何从。 公元前362年,雄心万丈想要收复失地的秦献公,和魏国的大战时,身中毒箭而死。嫡子嬴渠梁(侯勇扮演)即位,史称秦孝公,这就是电视剧《大秦帝国之裂变》的开篇背景。 毫无疑问,留给秦孝公的是一个烂摊子:国力虚弱、粮草耗尽,兵源匮乏,外交孤立。 秦孝公深深地知道,这样继续下去,秦国要完了。怎么办?只有变法强国!不能再走老路!要变法,必须要有变法人才。秦国地处边陲,人才凋零。 于是,秦孝公下令,大召天下贤士。不仅是秦国,连东方六国学子,均可以入秦为官。 秦孝公(侯勇扮演)
上述就是秦孝公《求贤令》原文。 实事求是地说,这是一篇很诚恳的文章。文章既回顾了秦穆公(春秋五霸之一)时期秦国的辉煌,也反省了秦国厉、躁、简公、出子四代昏君的不作为。秦孝公想起父亲秦献公为了国家强大呕心沥血,心痛不已。文章最后说,若有谋略让秦国强大者,我愿意封他为官,与他一起分享秦国。 彼时,卫鞅在魏国不受重用,被人嫉妒其才能,被迫选择出逃他国。在韩国,卫鞅看到了秦孝公的《求贤令》,大为震动,叹其为五百年一卷雄文,明确自己要入秦实现政治抱负。 卫鞅:王志飞扮演 卫鞅到了秦国,第一次面见秦孝公,是在朝廷上。 当着众大臣的面,卫鞅却以王道迂腐之说回答秦孝公的求教。秦孝公大失所望,心想卫鞅不过如此。第二次见秦孝公,是在船上。卫鞅这才把自己真正的主张“强秦九论”阐述了出来。 卫鞅先问秦孝公:“秦国守着关中富饶的土地而贫穷;拥有强悍民风的百姓而军队很弱;据守山川险要却沦丧国土。这些是为什么?” 就在于没有综合混一的强大国力!何为综合国力?人口众多、农工兴旺、国库充盈、甲兵强盛、民用公战。有此五者,堪称强国。 秦孝公深以为然。三日促膝畅谈,明君终于遇到贤臣。秦孝公和卫鞅相见恨晚,一起表明变法志向。 卫鞅和秦孝公:齐心变法图强 说干就干!绝不仅仅空谈。 孝公刻国耻石决意变法强国,拜卫鞅为左庶长,赐穆公金剑,总领秦国军政,推行变法。为了树立法律威严,卫鞅在城门立了一根木头。公告说,谁把木头搬到指定地点就赏百两黄金。 老百姓纷纷质疑,这肯定是官府骗人。 终于,有个年轻人抱着试一试的念头搬了木头,果真获得了赏银。这件事一下在全国传开了,百姓开始相信卫鞅的变法,这是著名的“立木为信”的历史典故。渭水大刑,卫鞅下令斩首参与民间私斗的七百余人,震动全国,刹住了私斗的风气。 经过多年的变法,秦国国力强盛。迁都咸阳以后,秦国开始酝酿收复河西失地。 秦国的新军训练完毕。卫鞅亲自率领新军秘密东进河西。 魏国以公子卬为河西统帅,龙贾为副将,迎战秦军。公子卬本是一位只知道吃喝玩乐的公子哥,哪里懂得行军打仗,他在军中的各种荒唐行为令军士无可奈何。 魏国军队被秦国新军打得落花流水,十万大军全部覆灭,公子卬当了俘虏。魏国迁都大梁,从此江河日下,再也当不了中原霸主。 卫鞅 秦国收复失地,举国欢庆,卫鞅被秦孝公封为“商君”。 此后,史称“商鞅”。商鞅在秦国的威望,一时间,如日中天。商鞅的显赫地位,激起了秦国老世族的不满,而且变法侵犯了老世族的利益,这些老世族在甘龙的领导下,蛰伏多年,伺机反击。 秦孝公日夜操劳,不幸盛年而死,年仅43岁。 得知这个消息,甘龙为首的守旧派开始密谋迫害商鞅。秦孝公在世时,已经察觉到守旧派们的不轨动作,本想提前除掉甘龙等人,被商鞅阻止。秦孝公临死前,安排了保护商鞅的护法军和密诏。但秦孝公去世后,商鞅主动把护法军交给了朝廷,烧掉了保护自己的密诏。 为了维持朝政稳定,商鞅最终被新任国君-秦惠文王处死,但商鞅推行的变法却继续坚持,秦惠文王成为变法的坚定支持者,秦国在强大之路上,继续前行。 晚年的商鞅 2 《大秦帝国之裂变》的伟大之处:为中华文明正本清源电视剧《大秦帝国之裂变》,获得了第25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电视剧奖”。 南方日报曾这样评价:
说到秦,很多人联想到的是秦朝的暴政。 很少人知道,原来秦国由弱变强,经历了如此励志的过程。编剧及小说作者孙皓晖,从1993年到2008年,孙皓晖历时15年创作《大秦帝国》。全书共504万字。这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一部全面、正面表现秦帝国时代的历史小说。 孙皓晖出生在秦国故地,秦国修建的郑国渠,至今还在家门口潺潺流过。 他从小就听长辈们说过很多关于秦朝的有趣典故。孙皓晖从事了多年的法律工作,与法结缘。他一直有个梦想,就是为中华文明正源。 秦孝公和墨家女子相爱 明清的宫廷戏充斥电视屏幕,你方唱罢我登场。 孙皓晖痛心疾首地喊:“明清时期是中华文明的衰落期啊!” 看到清宫戏的火爆,孙皓晖焦急万分,也更坚定了他要正本清源的想法。历时十五年,孙皓晖从中年男人变成了头发苍白的老人。这是一个知识分子的无悔坚持!这是知识分子为了文化传承的担当!这是知识分子为了传播正能量的默默付出! 在孙皓晖的心中,秦才是中华文明的正源。孙皓晖尊崇法家思想,而不太喜欢儒家思想。在电视剧《大秦帝国之裂变》中,借用卫鞅之口,孙皓晖阐述过这样的观点。 原来,卫鞅逃到齐国时,恰逢孟子开设讲坛和各学派交流辩论。 卫鞅反驳孟子,说道:“卫鞅正告夫子,天下治道不在空谈,而在力行。法治也好,人治也好,谁能融入大争潮流而强国富民,谁便是正道!否则便是空谈大道,而贻误天下!” 卫鞅接着又反驳孟子的“性本善”观点:“恶,人之本性。因人性有恶,才有法度。天下人生而好利,才有财货土地之争夺。生而贪欲,才有盗贼暴力与杀戮。生而有奢望,才有声色犬马。人性之恶,必以律法而后正。以法治防患恶欲,以法治疏导人性。” 卫鞅的一番话振聋发聩!天下的道理在身体力行,而不是空谈误国。这样的思想,不正是当今天下需要的吗? 《大秦帝国之裂变》剧照 《大秦帝国之裂变》为什么超越了《雍正王朝》? 超越的不仅仅是演技,而在于思想和立意。《大秦帝国之裂变》立意高远,正本清源。讲述了中华文化的起源,讲述了秦帝国如何由弱变强,讲述了秦国如何大一统,统一度量衡、统一道路、统一郡县制、统一文字等等。这些在中华历史长河中,都具有划时代意义。 孙皓晖写大秦帝国,更是敢开历史小说之先河。在小说中,孙皓晖敢于批驳司马迁的《史记》。司马迁在史书中带了很多个人立场和喜好。 孙皓晖说:“遍翻《史记》,凡是在生死存亡之际为国家承担责任、勇于牺牲的人,文种、吴起、商鞅、晁错……没有一个能得到他的好评。能得到他好评的都是擅于做人、明哲保身之辈,范蠡、张良……我们为什么还把司马迁的主观评价当作史实来看?” 是的,司马迁写史书避免不了带自己的个人倾向。 他对商鞅持批评态度,难道商鞅就不伟大了吗?非也! 商鞅和红颜知己 3 《大秦帝国之裂变》剧组用心拍摄,家国情怀完美演绎《大秦帝国之裂变》的演员阵容强大。 秦孝公由侯勇扮演,侯勇是国家一级演员,典型的实力派。《冲出亚马逊》、《陈赓大将》等剧,侯勇成为了“硬汉专业户”。秦孝公的角色,非侯勇莫属。秦孝公的坚定执着、求贤若渴、心怀天下等形象,侯勇演绎得栩栩如生。 商鞅的扮演者王志飞,也是实力派演员。在剧中,商鞅的台词最多。大段的治国理念阐述,没有深厚台词功底的演员很难完美表达出来。王志飞扮演的商鞅赢得了观众的认可。《大秦帝国》陆续拍了三部,但后面两部远远比不上第一部成功。原因就在于后面的演员,远没有侯勇和王志飞的黄金搭档。 除了侯勇和王志飞,《大秦帝国之裂变》还有其他实力派演员。 比如商鞅的红颜知己白雪,由高圆圆扮演;魏惠王由李立群扮演;秦国的太后由吕中扮演;庞涓由尤勇扮演;公叔痤由老戏骨杜雨露扮演等等。 卫鞅和红颜知己(左一是高圆圆扮演) 《大秦帝国》最动人的地方,在于它的主题不是争宠,也不是夺权, 而是家国情怀,大国崛起之路。这才是历史剧应该有的样子! 在《大秦帝国》中,你能感觉到从朝廷的君王大臣到民间三教九流,拥有共同奋发图强的大国气象。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誓不休战。 这是在该剧多次唱到的几句词。这或许是中国人最早的朴素爱国情怀了。为了保家卫国,不流干最后一滴血,誓不罢休。这才是中国男人该有的气概!而不是流行所谓的娘娘腔,奶油小生。 卫鞅和知己 《大秦帝国之裂变》剧中的很多战争场景,剧组都认真考量。 剧组没有采用千篇一律的拍法,而是尽量切合真实。近年来,特别是一些国产影片,追求大场面。战争场面往往采取华丽的手法,整齐划一的动作和两军直接混在一起肉搏拼杀的方式。实际上,真实的战争并非如此。 侯勇、王志飞主演的历史正剧《大秦帝国》,在豆瓣获得了9.3分。 星河认为,这是非常客观的评价,这部历史剧,远远超越了《雍正王朝》等剧。这样的历史剧给国产剧树立了榜样。 历史剧,当如此!中华文化,当如此!中国人,当如此! 我是星河影评,重庆江津人,致力于分享影视评论和演员故事。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更多交流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