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一部83版的《射雕英雄传》街知巷闻,凝结了无数人的武侠情结,当年,《世间始终你好》和《铁血丹心》,一度被空前传唱,即便现在,音乐响起的时候,整个人仍觉得热血沸腾,激起了那段几代人共有的记忆。 我还记得,在电视机尚未普及的八十年代,每到夜晚,经常是一个院子或一条镇的街坊们围坐在一起,盯着一台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机,里三层,外三层,院里和家中的空地被围得水泄不通,人们一边津津有味地看着,一边随着剧中情节或紧张、或唏嘘、或叫好,甚至连男孩子们打架,嘴上都带着“嘿—哈—”的声音。 每到暑假里,射雕也是屡屡被重播,小时候的我们,坐在电视机前,百看不厌。如今看来,那时候的制作、服饰,甚至演员的妆容,都已不太符合现在的流行审美,但丝毫不影响这部传奇经典剧作的魅力。 许是当年射雕团队阵容太过豪华,因为无论从导演、编剧、音乐、武术还是演员阵容,均为那个年代电视剧制作里最顶级的;许是先入为主的印象,作为首部传入大陆的港台武侠剧,它早已超越了一部剧作本身的意义,延伸成一段被定格的青春记忆。 另外,剧中演员的表现,也是这部剧成为经典的重要原因。翁美玲将冰雪聪明、机灵古怪、娇俏可爱的蓉儿,演绎得惟妙惟肖,憨厚的靖哥哥也被黄日华演得可爱、可气、又可敬,苗侨伟将杨康的风度翩翩和阴险狡诈,更是演得丝丝入扣,浑然一体,甚至不乏星爷、刘嘉玲等一众大咖在里面跑龙套。 在那个商业不发达,娱乐只电视的年代,靖哥哥和蓉儿成为每个年轻人喜爱效仿的对象,女孩子悄悄在两鬓挑起一缕头发扎成小辫,男孩子戴上深色手腕,简直炫酷到不行,一时间大街小巷掀起武侠风,《射雕英雄传》一度成为全民情结。 虽然这部剧后来不断翻拍,但在人们心中,经典却再也无法超越,想起李亚鹏和周迅版射雕出来的时候,曾有人戏言:黄日华演郭靖是装傻,李亚鹏演郭靖是真傻。 那些经典人物早已定格于观众的心里,尽管岁月流逝,却世间始终你好! 《神雕侠侣》中印象深刻的除了杨过实现自我的蜕变,最美的莫过于他和小龙女坚贞不渝的爱情,尽管不被世俗所接受,师徒恋也好,不伦恋也好,又与世人何干? “苟且残生十六载,只消断肠龙女还。”十六年的光阴,蹉跎了岁月,斑白了鬓发,当胡茬满面,相伴相携的背影渐渐离去,于俗世有着一种怎样的决绝?那种超凡脱俗,不问得失,不离不弃,岂是身处江湖恩怨的凡人所能理解的?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同样是情,在李莫愁那里由爱生恨,从深情款款的女子变成嗜血的杀人恶魔;于瑛姑来说,是“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的念念不忘和欲罢不能;于段王爷来说,则是因情生恨,最后抛弃荣华富贵,遁入空门。 江湖恩怨多半缘于“侠”和“情”,打打杀杀的表面之下,是斩不断理还乱的不了情愫。“情”不可言,却是唯一能让人痴迷、执念、奋不顾身、不能自拔、由爱生恨、矢志不渝的东西。 提到那些年追过的神剧,86版《西游记》不得不提。 这部凝聚了中国古代神话和现实主义于一身的电视剧,成为包括我在内,无数的中国孩子们,童年生活中一笔不可抹去的色彩。《西游记》一播出,受到各年龄层观众欢迎,获得极高评价,至今仍是寒暑假重播次数最多,一致被国内公认的无法超越的经典剧作。当年剧中的演员,深入人心,也都成为人们心中永恒的偶像,特别是六小龄童饰演的孙悟空,几乎成为观众心中的一个定式。 拍摄《西游记》的时候,尽管当年拍摄的道具、器材、特效还不够先进,但整部剧却不折不扣地给我们还原出一个活灵活现的神魔世界,看是叙述了虚幻的场景及故事,其实我们处处从中能看到现实社会的投影。 最接地气的莫过于在师徒一行四人历尽艰难,终于到了西天,领取经书的时候竟遭到如来佛的两个伺者阿难、迦叶的公开索贿,如此神圣不容亵渎的地方怎么能有这种人存在,可见西天也无净土,安插的这个细节,小时候看得似懂非懂,后来才明白是对高贵统治阶级的暗讽。 说到如来佛,不能不提孙悟空。这个剧中的核心人物,无疑是那个时代中人们理想的人格化身,天不怕地不怕,生性热爱自由,蔑视权威,敢于向一切封建统治势力挑战,即便是天底下最有权势的玉皇大帝,他也不放在眼里,面对十万天兵,依然威风不减,口口声声叫嚷着“玉帝老儿”。孙悟空看似顽劣不羁,实则有勇有谋,在保护唐三藏取经的路上,一直忠心耿耿,与妖魔鬼怪交战时,向来是奋不顾身,永远冲在第一线。 我对这部剧有两段印象最深: 一是孙悟空大闹天空,众天神拿他无果的时候,如来出现,将他压在五行山下。此时电视画面进行了切换,一边是天宫举行安天大会,庆祝收服妖猴,众天神喝得东倒西歪,面目可憎;一边是孙悟空背负一座大山,纹丝不能动,斗转星移五百年,猴王孤寂冷清,历经雨雪风霜。 画外音乐响起:“五百年桑田沧海,顽石也长满青苔,长满青苔,只一颗心儿未死,向往着逍遥自在,逍遥自在。哪怕是野火焚烧,哪怕是冰雪覆盖,依然是志向不改,依然是信念不衰。蹉跎了岁月,激荡着情怀,为什么?为什么?偏有这样的安排。”那种压抑和悲愤之情,常常让年少的我热泪盈眶。 另一集是三打白骨精,唐僧肉眼凡胎,认为孙悟空滥杀无辜,一纸贬书,决意赶走他,悟空苦苦哀求,一声声“师傅”,一次次下跪,终换不来唐僧的回心转意,热泪双流只得离开,临走时还不忘再三叮嘱八戒和沙僧一定照看好师父,每每看到这里,我总是一边痛恨唐僧的愚昧、蠢钝、绝情,一边同情孙悟空的忠心执著,却不被理解。 《西游记》虽然是神话故事,但艺术源于生活,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加上想象丰富,奇幻有趣,表现了很多人性的东西。这部电视剧几乎是国人尽知,自播出以来,成为几代人喜爱的电视剧,这种经典并将一直延续下去。 这部原汁原味的古装剧,由端庄典雅、高贵大方的赵雅芝演白素贞,叶童反串饰演许仙,它根据中国家喻户晓的传说故事,《白蛇传》改编而来。剧中古典人文气息浓厚,无论是演员、音乐配音、服装造型、法术特效,堪称当时的典范,整部剧色彩鲜艳,人物细腻,大胆创新,画风制作唯美,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在剧情中贯穿了黄梅戏曲调,美妙动听,这种边说边唱的表现形式,令人耳目一新。 《新白娘子传奇》一度掀起全国“白蛇”热,风靡两岸三地,堪称经典中的经典,在观众心目中,白素贞早已深入人心。“千年等一回,我无悔啊,西湖的水,我的泪,我情愿和你化作一团火焰”和“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手难牵。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一时间传唱大江南北,歌曲磁带、画报成为最炙手可热的商品。 《新白娘子传奇》给那个时代的人留下太多美好回忆,也成为我年少时不可或缺的记忆。有情有义、美若天仙的白素贞,成为女孩子游戏时争相模仿的对象,将头发歪歪扭扭地梳一圈,披上纱巾,举手投足间,兰花指若隐若现,配上咿咿呀呀一阵说唱,乐此不疲,赵雅芝也一举跃为全民女神,甚至影响了几代人的审美观和择偶观。 这些曾经追过的神剧,细数重温起来,恍惚间仿佛又回到当年,让人不免唏嘘时光飞逝,经典依旧,追剧人却早已不是当年的自己。 所谓经典,是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成为几代人的深刻记忆,不是被淹没于流行的潮流中,无处可寻,而是时隔多年以后,再度提起,依旧有其广泛的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