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截至目前,Sir心目中的恐怖片第一名诞生。 豆瓣评分6.8。 老实说,低了。哪怕恐怖片的起评分本来就偏低。(上了7分基本上就算现象级大作:《遗传厄运》7.1,《哭声》7.2,《小丑回魂》7.3)。 还是低了。 它不同于找找刺激而已的普通货色。 而是日后回看,依然能够在它所属的年份,占据显眼的位置。 唯一阻挠着你去欣赏这部电影的障碍。 或许是……胆量。 《来了》 恐怖的事情,还得从一个平凡的故事说起。 秀树(妻夫木聪 饰),毕业后进了大公司,事业有成。 香奈(黑木华 饰),东京姑娘,长相甜美,是最受欢迎的可爱款。 这一对璧人喜结良缘,身边的朋友都羡慕不已,把他们当成“恩爱典范”。 婚后,俩人很快就迎来爱情结晶。 秀树尽职尽责,跑前跑后。 陪妻子产检、上产前培训班,还买来各种育儿书籍狂啃,做足了准备。 标准的好老公。 孩子出生后,秀树成了“晒娃狂魔”。 专门在网上开设blog,记录女儿的成长,定期分享育儿心得,被宝爸宝妈们疯狂点赞。 标准的好爸爸。 △ 字幕翻译:猪猪字幕组,下同 看上去,像是温暖的家庭喜剧片啊。 等等。 怪事一件件接踵而来。 在公司里,秀树轻拍同事肩膀,同事却瞬间哀嚎倒地,流血不止。 家里,祈祷家人平安的御守(平安符),全被扯碎,掉在地上。 女儿半夜醒来,告诉他——
该来的,终归还是来了。 谁来了? 从小,秀树就听家乡的长辈讲过一个关于魄魕(jī)魔的传说。 只要小孩不听话,它就会出现,把小孩抓走。 这种抓小孩的妖怪,大概全世界每个地方都会有一个自己的版本,没什么稀奇的。 但秀树知道,魄魕魔不是骗人的。 他回想起童年时期。 在老家的森林中,童年玩伴曾对他说过一句话:
那之后女孩便人间蒸发,彻底失踪。 他也忘了那个女孩叫什么名字。 终于,秀树想起来了,那个女孩名叫知纱。 而这也是他神差鬼使中,给自己女儿起的名字…… 《来了》的导演中岛哲也。 拍出过豆瓣top250的《告白》《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习惯用难分难解的故事去讲述温情、暴力与死亡。 在Sir看来,《来了》是他的又一部惊人之作。 然而目前,反响却异常冷淡—— 为什么? 除了海报中间那行小字—— “中岛哲也导演最恐怖的娱乐大作。” 《来了》有太多令人困惑的地方。 故事断裂。 开头一段婚礼戏份太长,接下来又频繁地更换叙述视角,没有从一而终的主角。 类型反差。 在大家印象中,日式恐怖的调性是暗而冷的。 而中岛哲也的灵异场景却很艳丽,很时尚,还很美式(血浆和驱魔)。 难懂…… 《来了》在日本民间传说中,掺入了大量隐喻,将恐怖元素和人类学、社会热点联系在一起。 邪祟为什么降临? 电影中令人风中凌乱的情节到底又有何含义? 老实说,Sir也是刷了三遍才解开这些困惑。 也更肯定,这绝对是近年来最值得反复欣赏的恐怖片之一。 恐惧,不是来自狰狞的面目。(事实上整部电影都没出现“鬼”真正的样子) 而是触发了你最深处、最持久的震颤。 (p.s.以下正式打开完全剧透+血浆免费续杯模式。 胆小者可以拉到文末,点赞后撤离现场。) —1— “‘对老婆还能有性趣’这件事真是了不起啊!” 秀树这个“模范丈夫”“模范爸爸”,随着第二章节视角的转换,他的人设开始崩塌。 导演早就在看似冗长的铺垫中,留下了裂缝—— 到乡下和秀树的家族见面,还是未婚妻的香奈不知如何应付,他却自己走开,说“没事,没事”。 乔迁party上,怀孕的香奈长时间招待客人,身体有些不适,秀树说“没事,没事”,再坚持一下就好了。 分娩后,不顾香奈推辞说脸色太难看。 秀树依然说“没事,没事”,并满意地拍下了自己想要的全家福。 这不同于普通的情商低。 秀树在用虚伪的言辞,搪塞责任。 所谓的“没事”,其实意思是:你的事,才不是我的事。 应该说,秀树是一个“表面父亲”。 终日在博客上晒娃、写育儿经,获得身边人的点赞。 实际上对于女儿,他最多哄哄两句就抛给妻子,自己继续写博客去了。 事已至此,无需再隐藏—— 《来了》是一部以“鬼”作为隐喻的大型恐婚恐育片。 一个镜头足以说明问题。 秀树写完博客,照顾完女儿睡觉,画面逐渐拉远,房间被冷暖色调分隔成两个空间。 在阴暗处,堆满腐败了的残羹剩饭。 视觉上分明就是恐怖片的氛围。 《来了》恐怖的根源在于,一个我们日常回避的话题:生育会给人带来多大的心理阴影。 男人如此—— 女人呢? —2— “秀树死了,我很开心。” 看起来,香奈像是一个没性格、没脾气,任劳任怨的母亲。 但。 给你个表情,自己体会—— 别人送来驱邪的物品,她笑得人畜无害,脚下不动声色地踩碎了。 香奈的确是有一些隐忍和自卑。 这来源于她的家庭。 单亲家庭长大,母亲每天处在精神崩溃边缘,沉迷化妆打扮。 抱怨着,生下她,毁了自己一辈子。 好在香奈上进懂事。 高一出来打工,补贴家用。 结婚后努力想当好妻子和母亲,就是不想重蹈自己原生家庭的覆辙。 秀树有体面的工作,有热闹的大家庭,还疯狂地追求她…… 一切看起来那么理想。 然而女儿出生后还不到一年,他对于她,已经如同一个噩梦。 一天,女儿撞破了头送进医院缝针。 香奈焦急不已,可秀树还在镇静地发博客。 她终于爆发:你这算是什么父亲? 秀树呢,也开诚布公,冷冷地回: “很了不起一样,只不过是生了个孩子而已。” “你懂什么是家人吗,还是被那种垃圾母亲带大的。” 两个月后,秀树撞邪身亡。 其实在这之前,她已经开始出轨秀树的发小。 丈夫的死让她感觉到了解放。 现在的束缚,就剩下女儿了……
—3— 什么来了? 魄魕魔在电影中没有实体形态。 只有一副图画可供参考。 它从何而来? 秀树曾经求助自己的发小,也是一个民俗学家,他给出的解释—— 这是一种借口吧。 因为古时候各地都有杀婴风俗,父母抛尸后就说是被妖怪带走了。 无论魄魕魔是一个妖怪,还是一个民间传说,都有一点是可以肯定—— 它是被人创造出来的。 在这一点上,《来了》用恐怖片的外壳,讲述了类似于《楢山节考》残忍的亲子关系。 利助在自家田间发现了一个生下不久的死婴。 这并不令人惊讶。 惊人的是他接下来一番话——
这句话的逻辑,类似于前段时间《破冰行动》中的标语:禁止在此处倾倒制毒垃圾。 也就是说村里人的观念是,杀死婴儿就像扔垃圾一样正常,错在没守规矩。 一个残忍的事实是,在人类过去的历史中,父母生育子女更像是一种投资行为。 一旦超过了承受范围,就会用人为的手段“调整经营规模”。 不仅是孩子,《楢山节考》中当老人到了一定岁数,成为家庭负担的时候,也会被孩子扔到山上。 名曰:把灵魂还给山神。 在《来了》里,魄魕魔也会把孩子诱拐到山上。 山,是一种禁忌。 那里埋葬着太多我们讳莫如深的秘密。 而秀树小时候失踪的玩伴知纱,很可能就是被她父母虐待致死,偷偷抛尸的。 《来了》里这样设定魄魕魔—— 它认为自己比人类更爱孩子。 当有孩子遭遇不幸,它就会出现,把孩子带走。 当它出现时,没有实体形态,看上去就是一群孩子在玩耍。 —4— 谁会被杀死? 通常来说,是失格的父母。 但也并不绝对。 比如秀树,他的丧命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是无爱的家庭,让女儿感到孤独,开始和魄魕魔玩耍; 妻子剪碎御守,加重了事态; 发小不仅绿了他,还在他家里放了导魔符。 当然,还有从小和失踪女孩产生的羁绊。 Sir看到网上有很多人推测说,电影中有两个魄魕魔出现的镜头,一次有氧气管。 一次没有。 说明秀树和知纱小时候出于好奇,拔掉爷爷的氧气管导致他死亡,所以有了心魔。 真的吗? 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因为仔细看两个镜头,你会发现两次死去的并不是同一个人—— 第一次是爷爷,第二次是奶奶。 (虽然很像,但注意比较胡茬、发际线和耳垂等部位) 秀树的死因,其实在于这句话——
他的两次说谎,都给身边的人带来灾殃。(同事和神婆) 第三次,魄魕魔要了他的命—— 用他自作自受的方式。 这一场戏,是《来了》中恐怖氛围的最高峰值。 秀树听从驱魔师的建议,在家中摆放了水碗,藏好了刀子,把镜子都打碎。 然而,这些全是魄魕魔假装成驱魔师的声音,骗他的话。 所有的准备,都成了正中下怀。 《午夜凶铃》《咒怨》等日式恐怖片中,恶灵出现的成因,是极端变态的家庭。 而《来了》的颠覆在于,它的恐怖,全都在于家庭的平常中。 可能只是对孩子的冷落,对伴侣的恶言恶语,每一个想放弃的念头。 都可能引来最可怕的后果。 这才是《来了》更加锋利的地方—— 生育这件事,必然包含着残忍的成分。 而且,是双向的。 有父母对孩子的。 △ 因为堕胎而没出生的婴儿 也有孩子对父母。 且不说生产时巨大的痛苦和创伤。 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也伴随着无数的牺牲。 就像香奈最后看见的魄魕魔,它的样子,就是自己内心最害怕的样子—— 那个被自己“毁”了一生的母亲。 最后,Sir再提供几个令人毛骨悚然的个人解读。 每次邪祟出现的征兆,是毛毛虫。 会让人本能地恶心反感。 但毛毛虫是什么呢? 毛毛虫是蝴蝶的孩子。 另一个。 是电影结尾贡献了一场空前盛大的驱魔仪式。 将日本各地的通灵人士汇集,宛如一场嘉年华。 通常的恐怖片,会让主角孤身面对邪灵,这样才更突显危险和无助。 而《来了》却举全民之力,上达天听,迎击传说中的魄魕魔。 恐怖吗? 但联系到电影指涉的主题,不难理解导演在说什么。 中岛哲也在借由一个民间的恐怖故事,去触及到这个社会的集体无意识,隐隐的不安,莫名的焦虑。 这,也是近年来恐怖片难得一见的大阵仗。 也是给长期沉浸于低廉刺激中的恐怖片,重新注入了灵魂。 当然,就像电影中魄魕魔的样子。 每个人会看到不同的答案。 这部电影有多恐怖。 取决于你对自己有多诚实。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