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歌舞片,大家可能首先会想到美国和印度。摇摆狂潮????这部电影自去年年末在韩国上映以来,就创下了口碑奇迹。 在韩国主流评分网站NAVER收获了高达9.01的超高分,超过70%的观众给予了满分10分的好评。 作为导演,他作品并不多。 从影十几年,执导了四部电影,但无一例外的都是票房爆款或口碑佳作。 出道,凭借自编自导的喜剧《非常主播》成为“韩国史上最卖座喜剧”导演。 上映后,打破了韩国影史19禁影片最快突破200万观影人次的纪录。 电影改编自韩国常演不衰的原创音乐剧《路基秀》,故事源自于真实历史发生过的事件。 当时,美军在南韩境内的第二大岛巨济岛上,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战俘营: 巨济岛俘虏收容所。 根据当时的日内瓦公约的协议,战俘的人权被摆在首位,战俘在营中会得到一定的自由。 为了彰显美军的宣化,美军曾向战俘进行资本主义价值观念的思想教育,试图诱使北韩的人民留在自由国土,而非返回共产阵营。 他提出可以在战俘营中建立起一支舞蹈团。 于是,一场美其名曰“军俘同乐”的表演活动被准备起来,黑人中士杰克逊受命组织舞蹈团。 但他却打心眼就不认可长官想要建立一支战俘舞蹈团的提议,他给出的理由是: 我觉得亚洲人跳不了踢踏舞。 可身在战俘营,会舞蹈的人更是凤毛麟角,最终选出来的几位团员更是怎么看怎么不靠谱: 队员里有只会跳朝鲜民族舞,但感觉更像是跳大神的中年大叔。 他加入舞团是希望可以有巡演的机会,找到失散的妻子。 他是因为患有心脏疾病,希望能够通过跳舞减肥。 她在战争中失去了父母,不得不独自撑起整个家庭。 为了能多赚点钱,她阴差阳错地加入了舞蹈团。 没事不是打架闹事,就是溜进美军仓库偷吃罐头。 但是因为他有一个战争英雄的哥哥,所以在战俘营中备受敬重。 不得不说,都暻秀作为艺人的扎实舞蹈功底,为他所饰演的角色加分不少。 偶然间看见一次杰克逊在跳踢踏舞的过程,让他对这种节奏感强烈的舞蹈节拍着了魔,看什么都是踢踏舞的节奏,切菜、走路,甚至同伴睡觉打呼噜的声音,都变成了踢踏舞的节奏声。 可毕竟身处不同阵营,美军和朝鲜战俘之间的关系原本就相当恶劣,而他又是受人景仰的抗战英雄的弟弟,所以一开始并不敢透露出自己对踢踏舞的喜爱。 至此,战俘营中成立了一支名叫「Swing Kids」(摇摆男孩)的舞蹈团。 无关种族、无关国籍、无关战争。 几名团员之间逐渐开始打破思想、意识形态上的隔阂,彼此关系越来越紧密。 每个人都身陷在无情的战火当中…… 鲜艳饱满的色彩画面,明快轻松的叙事节奏与简洁利落的剪辑,加上大量充满复古怀旧风的舞蹈场面和配乐,让影片的前半段看起来像是一部常规的歌舞片。 电影虽然以朝鲜战争为背景,但影片中所刻画的那个战俘营,反倒更像是一个隔绝于纷乱时局之下的理想乌托邦。 电影中设计了很多充满奇思妙想的舞蹈动作场面,甚至在电影中就连打架的场面,都变成了双方斗舞。 本以为双方会就此大打出手,但没想到导演竟然让两边人马现场尬舞起来。 这一场面让小编不禁想起了那部十分沙雕的台湾偶像剧《紫禁之巅》里的经典battle! 然而影片的前半段有多么轻松欢乐,后半段就有多么残酷沉重。 无论是身为人民英雄家属的男主角路基秀,还是失去双亲需要一肩扛起照顾弟妹责任的杨盼莱,亦或是因为战争而无法与妻儿团聚的美军杰克逊。 战争阴云和意识形态的枷锁,裹挟着战俘营中的每一个人。 不管是gong产主义,还是资本主义? 如果大家都不知道这些,就不会有人杀人或者被杀了。 所以在小编看来,这部《摇摆狂潮》最为优秀的地方在于导演选择了一种别出心裁的方式,去回顾和反思历史。 跳踢踏舞,成为了电影中的几位主角仅有的慰藉。 每个人都寄希望于靠它把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间的隔阂推倒,呐喊出活在战争恐惧底下,那渴求不已的微弱梦想。 尤其是在后半段剧情,突然转到意识形态斗争上来,未免稍显突兀。 南北分裂题材是韩国电影独特的、独有的题材。 虽然涉及政治等因素,但韩国电影人可以借用这类题材尽情的,没有限制的自由发挥。 说实话,这种相似的题材,韩国跟我们比,我们多的能吊打韩国100条街。 可惜,现在却只能羡慕。 添加女侠微信领取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