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我以为《婚姻故事》是类似《怦然心动》的双视角爱情电影(狗粮)。在电影开篇,男主自述为何爱女主,随后切换到女主视角自述为何爱男主。这两段自述让人很快移情到男主和女主。谁知镜头一转,两人正面临离婚局面,并在随后的剧情中呈现了婚姻生活的复杂性与矛盾性,意味深长。罗伯特·麦基说,故事是生活的比喻。《婚姻故事》做到了,并且是一个绝佳比喻。 看了《婚姻故事》,让我想到《克莱默夫妇》。离婚都是由女方发起的,并且争执的重点都在于孩子。不过,《克莱默夫妇》的重点放在了男主的转变上,女主在故事中的作用偏向增加男主的对抗力量,开篇即声明不再男主。而《婚姻故事》中男主女主的戏份都差不多,没有倾向哪一方,甚至两人即便离婚也彼此相爱。结果就是,《婚姻故事》让观众的立场很纠结,看起来谁的动机和选择都合理。看完《婚姻故事》最大的感受就是,清官难断家务事。 这个电影的片长有两个小时出头。看的时候,我内心一直有一个声音:“既然你们(男主和女主)依旧爱着对方,尊重对方,为什么你们不能重归于好?为什么?!”在每一个两人关系可能出现转机的场景,我内心都在这么大喊。 之所以这么希望两人和好,开篇那两段自述真的起了太大的作用,移情作用让人情不自禁爱上这两个角色,并且衷心希望他们都能得到最好的。而且,独角戏一般的镜头也让观众仿佛坐在角色对面交谈,这一“倾听式”的镜头能让观众更直达角色内心。不过,《婚姻故事》倾向于让女主与观众对话,没有男主与观众对话的镜头,这一设计也值得玩味。 然而,两人最终还是离婚了。这同样是《婚姻故事》有意为之的故事设计,毕竟编剧如果想的话,剧情也可以往和好的方向发展。但是,也正因为两人最终分开的结局设计,更让《婚姻故事》的意义更加深远,立意更高。这一结局实现了一种开放式的效果,它不禁让人发问:“为什么两个人相爱,却不能在一起生活?” 相信这一问题同样困扰了现实中很多人,即便分手了还爱着对方的情侣不在少数。在《婚姻故事》中,男主和女主分别有什么问题和诉求呢?
这个故事故意给他施加了更多的压力。他要一边(在纽约)拍戏剧,一边请律师,一边陪孩子,一边处理情感问题,还要一边往返于洛杉矶和纽约(两千多公里)。这场突如其来的离婚官司打破了他生活的节奏与平衡,一切处于混乱中,他努力想要让生活回到原来的状态。 男主不理解这一切为什么会发生在他身上。他爱孩子,想要孩子和他去纽约生活。在他看来,女主如同“绑架”般预谋了这一切,他讨厌女主做出的选择。但同时,男主确实也确实做了一件婚姻上的错事,他肉体出轨过一次。
女主一定意义上象征着女权主义,她和克莱默夫人一样为了追求女性人格精神的自由和独立。她想要当导演却一直被男主拒绝,被迫在男主公司演戏剧。她感觉自己不再重要,人们会将她视为男主成功的陪衬,她从曾经的小明星演员变为无名小卒。但其实,她在男主执导戏剧中的表现也为她带来了参演电视剧的机会。 女主认为现在的生活才是她想要的,并且是孩子所喜欢的生活。在女主看来,这一选择是理所当然的。她看透了男主,认为他是个自私的家伙,并且将导演的控制欲带进了生活。当然,女主提出离婚后也有肉体出轨。 严格来说,两人并没有犯下不可原谅的错误。两个人的素质也都很高,情绪控制很好,彼此也爱着对方,即便要离婚女主依旧会做很多妻子才会做的事情。但为什么电影一定要设计成“女方坚决的离婚”?亦如《克莱默夫妇》中女主毅然决然的离家而去,《婚姻故事》为什么要将两人推向这种无法挽回的局面?这些问题难道就不能设计成“坐下来好好的谈心”,就如《史密斯夫妇》特意设计了能让两人谈心的场景一般? 我认为,这是对大男子主义和婚姻政治的有力回击。人类只要聚集在一起,就永远会有权力分配的不平衡,这是广泛意义上的政治。在婚姻政治中,男性往往把控着话语权,这一现象由来已久。在大男子主义者看来,没有对女人家暴,努力工作养家,这已经是对女人最大的恩惠。因此可能不少男性观众甚至女性观众会觉得,《婚姻故事》和《克莱默夫妇》中的女主有些“无理取闹”,为“鸡毛蒜皮”的事情把家搞得鸡犬不宁,没有责任感。她们不是好妻子、好母亲,男主辛苦养家更值得同情。 电影中也有直接对这样的婚姻政治局面的反讽——人们能接受不完美的父亲形象,但母亲形象必须完美。最讽刺的是,耶稣的母亲、圣母玛丽是处女,天人感孕。人们对女性的要求总是比男性高,这很糟糕,但现实如此。 正是“男人当家做主”的婚姻政治局面由来已久,以致于很多人都习以为常,认为这才是合理。所以,像《婚姻故事》、《克莱默夫妇》这些电影才需要让女主以更决然的行动来唤醒世人。 在美剧《基本演绎法》第二季第1集的结尾,哥哥请教华生“如何与自我中心主义的夏洛克交流沟通”,华生提到“一定要非常确定夏洛克有在认真听”。于是,夏洛克哥哥用夏洛克的教程自制建筑爆破炸弹,炸掉了夏洛克的收藏,以此将夏洛克从自我内心世界中惊醒并进一步交谈。 《婚姻故事》、《克莱默夫妇》中女性毅然决然的选择,不仅是惊醒男主的炸弹,更是那枚“惊醒大男子主义者”的炸弹。打破理所当然的“陈规旧俗”,撕裂大男子主义者内心的鸿沟,如此才能让他们真的看进去电影,才能真的引发他们思索“这些女性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做”。对于尚未独立的女性而言,这些电影也带来了惊鸿一瞥——女人还有另一种活法。 站在这样的角度再来看《婚姻故事》,不难发现,其实男主并非绝对自私自利,他也是具有让步、改变的可能性。但是,离婚这一事件才能最大程度的惊醒男主,让他真正去倾听女主的需求,让他认识到自己的做得不够好的地方。与此同时,从生活中的琐碎,到事业追求、对孩子的爱等,《婚姻故事》角色对话间传达出来的信息非常多。愈是了解二人,愈是发现两人都很好,难辨谁对谁错,而且谁更值得同情也显得不重要。 毋庸置疑,《婚姻故事》不仅是人物塑造优秀、剧情真实有力、富有戏剧张力的电影,它还具有更深远的意义。如果还有人以“世上还有比他们更惨的婚姻,男主女主身在福中不知福”来评价《婚姻故事》的话,那就太狭隘了,也忽视了《婚姻故事》更深层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