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讲的这部,其实在十月份播出时,我们跟大家分享过。 没想到,随着两个月的不断更新,这档节目越走越「偏」,越播越「奇」。 比如你知道「头脑」是种美食吗?六七十一份的平民早餐都吃什么?有个地方人们竟然每天一起床就要喝「肥宅快乐水」? 别急,谜底都在这部纪录片中—— 《早餐中国第2季》 先得夸夸第二季的早餐中国,口碑不仅超越了第一季,涨到了8.9分。 还成功压过《人生一串第二季》、《宵夜江湖》这些今年大热的选手,荣登2019国产美食纪录片第一的宝座。 从评论来看,第二季能拿下高分,和两件事分不开。 首先是极佳的镜头感。 天南海北,煎炒烹炸,各种类型的早餐,在镜头中都变为一帧一帧的近焦大特写。 让你一眼望去,脑子里只留下俩字。 饿了。 云南昆明.小滇锅米线 江苏南京.蟹黄包 内蒙古呼和浩特.羊肉稍麦(是稍不是烧) 安徽芜湖.渣肉饭 浙江温州.糯米饭 江苏常州.麻糕 四川江油.肥肠 这几张动图看完,我简直能猜到现在大家的内心活动。 肯定是一边抱着「我为什么要在深夜看这个」的想法,一边又舍不得走,视线在每张图上流连。 甚至连给肥肠勾芡的动作都会反复看上好几次。 总之,手里的宵夜突然就不香了。 其实让你看饿只是第一步。 《早餐中国》能拿下高分的另一个秘诀还在于,奇。 看完之后就如短评所说,增广见识,惊讶于原来他们早餐都这么奇妙! 比如开头提到,有个地方的清晨,从「肥宅快乐水」开始。 就是在新疆乌鲁木齐。 哈萨克族人,每天都被奶茶唤醒味蕾。 当然比起我们吨吨吨的各色奶茶,哈族的奶茶更特殊一点。 没有什么添加剂,靠的就是好茶、好奶。 老板娘每天先把特质的丁香味砖茶泡好,再将鲜奶煮出淡黄色的奶皮子。 她正忙碌时,外面有食客叮嘱,少放一点盐。 ??? 哈族的奶茶竟然是咸甜口。 制作时,碗底先放上一勺盐,再舀上两勺纯牛奶,倒入茶水与沸水。 最后浮上一层煮好的奶皮子,即可上桌。 食客们还会配上哈族的各种特色小吃一起佐餐。 图上的包尔萨克可不是人名喔。 而是一种当地的特色面食,看着眼熟吗? 眼熟! 四舍五入当做特殊风味的油饼也未尝不可。 就这样,四元钱一碗的奶茶+一元钱一个的包尔萨克。 温暖了哈萨克族人的早晨。 有的老食客十几年如一日,一天不喝奶茶就不舒服。 等等,一天不喝就头疼... 这不仅是乌鲁木齐,也是周杰伦的精神故乡吧... 看完了大西北的奶茶,视线往最南边转一转。 福建长汀的早餐也是汤汤水水,不过,他们更硬核。 一早就吃泡猪腰。 「泡」这个词,可不单单是蘸水的意思。 而是来自一种长汀当地的吃法,汆(cuan)。 汆之前,要备好原材料猪腰,切片、调制、搅打。 ps.老板的秘方说,再加一点点猪肝口感更好。 清水煮开后,倒入搅打好的原材料,倒些香油,再倒些糯米酒,搅拌至再次煮沸。 这样出来的成品,汤汁清亮,猪腰鲜嫩滑弹。 一早开始,店里的每个人都捧着猪腰汤,老少咸宜,以形补形。 不过只吃汤恐怕不得饱。 长汀人标配还会在来上一碗拌面。 一口拌面一口汤,长汀的早晨,也是能量满满。 看完长汀,我突然想到,有个地方虽然与长汀相距甚远,但饮食习惯却完美重叠。 就是早餐吃瓦罐汤配拌粉的江西南昌。 罐罐和粉粉,一对儿绝配。 可不要小瞧旁边的罐罐。 在第一次推荐早餐中国时,评论区就有好多小伙伴提名它,说不吃瓦罐汤,就不算去过江西。 虽然只是炖品,但它的口味,可以称的上丰富多变。 有纯猪肉做的,二两一个肉坨,吃到一本满足。 也有肉做打底,配上各色时兴材料,像桂圆、雪梨、木耳、皮蛋都可以「出镜」。 最后,别忘记点一份罐罐的好基友,拌粉。 光看动图,都能看出无比的鲜辣爽口,吃上两口,再喝一口瓦罐汤,绝美! 据说江西人是隐藏的吃辣大户,看到这个辣椒的「致死量」,我信了... 整部纪录片中,早餐以热乎乎的汤为主的,不止上面提到的几个地方。 还有福建的锅边糊。 吉林延边的酱汤。 江苏无锡的咸豆浆。 emm...看着是蛮好吃的,不过甜豆浆党仍然站定队伍不会叛变的! 说了这么多,好像才说了纪录片里的「奇」的一部分。 不单单指早餐吃的奇,也在于有些食物与我们想象的完全不符,刷新了认知。 看完后我第一次知道,原来北京早餐的面茶,不是茶。 而是一种麻酱党挚爱的面食。 面茶的基底由糜子面、小米面两掺,搅煮而成。 再用油泻过的麻酱细密地浇匀。 最后撒上手工烘焙的芝麻碎,齐活儿! 河南焦作吃的豆腐汤卯麻烫,和麻辣烫是完全两个物种。 麻烫不是我们理解的「麻辣烫要麻不要辣。」 而是一种像麻花的面食。 制作前扭一扭,再下油锅炸制。 出锅后顺着纹路切一切,就成为一枚Q弹饱满的麻烫了。 最后加上嫩豆腐与卤汁,即可上桌。 第三个让人猜不到的是,天津人早上吃的锅巴菜里既没有锅巴,也没有菜。 锅巴菜用天津话来念,大概是嘎(ga)吧菜。 里面的锅巴其实指的是用绿豆和白面摊成的煎饼。 切成薄片后配上卤子,吃之前记得搅拌均匀,让每片锅巴都浸满卤汁的味道。 至于为什么要叫「锅巴菜」,而不叫煎饼菜... 节目组随机采访了一位路人叔叔,就收获了宛如单口相声一样的回答。 行叭。 不愧是全国唯一一个马路上挂「驾车说笑,危及安全」警示牌的地方。 天津人的「种族优势」过于明显,就连吃个早餐也能如此欢乐。 讲到这里,差点忘记有个谜题还没有解答。 还记得开头提到的头脑吗? 这道光看名字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早餐,是山西太原的特产。 据说头脑是太原最贵的早餐,加上饼和小菜、黄酒,一套下来就得六七十。 看起来也是平平无奇,不就是乳白色,配上莲藕、羊肉的糊糊吗。 怎么会这么贵? 采访中,老板说头脑贵的有理由。 毕竟材料全是中药,再配上精选的羊肉汤底,一份药膳,能不贵吗。 巧的是,食客们也说贵的有理由。 因为喝完后能强身健体,踩在雪地里都不会冷。 现在正好是冬天,每天出门靠意志力的我,面对这种强力的安利,虽然很贵... 也还是好想尝一尝「头脑」的味道喔。 可惜去不了太原,只能看纪录片眼馋一下。 说起来,这部让人眼馋的纪录片,并不只靠美食吸睛。 美食固然诱人,背后的人,也同样诱人。 很多观众最爱看的就是各色食客的采访,与老板们幕后一天的生活。 在镜头里,他们不会作假,也不懂伪装。 吃的开心就手舞足蹈。 接受不了就眉头紧皱,连连摇手。 他们紧张就会结结巴巴,语无伦次。 他们得意时也会一个劲的炫耀或者开心地大笑。 无论哪一面,都让人觉得生活感十足,温暖又欢快。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胃,更抚凡人心。 《早餐中国》的魔力大概也在于此。 让你看完之后,笑过泪过,也饿了。 呐。 一起来许个愿吧—— 明天无论早起晚起,都要吃个早餐,犒劳下自己。 【头条号签约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