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才是爱国者最基本的态度。 正解局出品 如果说这个世界哪个国家最了解中国,那恐怕非日本莫属。 有时,日本人甚至比我们自己,更了解中国。 中国文学泰斗钱钟书先生,1980年冬天访问日本,在早稻田大学演讲时就说:
这里面虽然有恭维主办方的意思,但也可见,日本人对中国的研究十分了得。 中国和日本,我们常说一衣带水,但同时两国的关系又十分复杂。 其中,我觉得有一点特别值得警醒: 日本人了解中国更多、更深,而中国了解日本却少,且比较粗浅。 1. 显微镜下的中国 日本的中国问题专家毛里和子曾经说过:“研究中国,对于日本人来说是命中注定的事。” 而这种研究,可以说已经到了拿显微镜看中国的地步。 简单从两个方面来说。 先说战时的情况。 在日本国家图书馆(国立国会图书馆),关于中国的书籍将近45.3万册,可以在线免费浏览的就有近10.5万册。 其中,大部分是关于中国社会历史的。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网站检索到的关于中国的书籍资料) 在战争年代,这些信息收集工作更是做到了极致。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开办工厂。 之后,日本就派驻了大量人员进入中国。他们借着旅游或者探亲的名义,在中国的各个城市打探状况,并且整理成资料或者绘制成地图。 很多军事机密级别的文件里,注释非常详细,标注了每个城市的政治经济人口状况,甚至连一些小巷都被描述得非常清楚。 比如,下面是满铁调查课所留下资料的一小段。 在1924年4月,一个叫失部茂氏的人,调查了当时奉天省洮昌道康平县三家子(如今的辽宁省沈阳市康平县三家子)的煤炭资源并作出报告。报告对当地的地形结构、开采状况,都进行了非常详细的研究,还在满铁中央试验所进行了化验研究。土壤中的水分、硫磺等含量都有详细的数据。 不光是三家子,日本对整个辽东半岛地区都进行这样细致的调查研究。 7年之后,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短短4个月就拿下整个东三省,除了中国方面的政策问题外,这和日本人做到了“知己知彼”,也是分不开的。 (失部茂氏关于三家子煤炭资源的调查报告) 在二战中,日本设在中国的情报机关就包括陆军宪兵队、警察署特高课、满铁调查课等18个机关之多。 日军侵华时期的头号情报头子土肥原贤二,更是地地道道的“中国通”。他不光能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还会很多地方的方言。 土肥原贤二和晋系军阀首领阎锡山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同学。每次见到阎锡山,他都笑脸相迎地喊到:老同学,老同学。 在和阎锡山一起游历中国的过程中,他记下了中国各个地区的地理情况,尤其详细记录了大型军事器械可以进出的关口。 正是得益于这些信息,日军在兵力并不占优的情况下,一路杀到中国的内陆地区。 他对把握中国人的心态,也很有“心得”。 在教导自己的特务部队时,土肥原贤二说,和中国人打交道,只有一个人在场时,他会回答得爽快,但是要有两人以上在场时,他们就会采取你如果干,我就干的观望态度。 这个原则,今天似乎都还适用。 (1904年,日本绘制的黑龙江地图) 2. 因为研究得透,日本也把握住了中国的发展机遇 如果说战时的日本是军事情报大国,那现在,日本更是经济情报大国。 日本对这些信息的搜集,更多依托民间力量,比如,我前面说到的商社。 具体到中国,主要研究机构有中国问题研究所、三菱综合研究所、野村综合研究所等等。 比如,日本最大的综合商社三井物产,很多人认为它的信息搜集能力甚至在美国中央情报局之上。其中,就设有专门研究中国的部门。 (三井物产设有专门研究中国的部门) 2012年,三井物产开始在北京开设经济研究部,现在在中国设有17个点,从北边的呼和浩特到南边的香港,从东边的青岛到西边的成都,遍布中国各地。 他们的研究从“一带一路”到中美贸易问题,更有前不久的热搜新闻“中国水氢燃料汽车”。 像水氢燃料汽车这个报告,从中国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主要厂家、货物运输的平均距离等多个角度,进行了系统分析。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信息并不见得多么保密,只是日本人更愿意并善于搜集利用。 (三井物产关于中国水氢燃料汽车发展可能性的报告) 再举个大家可能比较熟悉的例子。 阿里巴巴现在是中国互联网的巨头。 但是20年前,阿里巴巴还没什么名气。马云为了扩大经营,接连见了32个投资人,其中就包括我们非常熟悉的雷军、柳传志等大佬。 但当时,大佬们普遍不看好,他们认为马云描绘的蓝图,并没有那么大价值,风险极大。因此,马云一分钱没拿到。 这时候,日本软银的老总孙正义,投了马云2000万美元。据说,孙正义接见马云就谈了10分钟,原本想投5000万。 就是这2000万,给孙正义带来了将近3000倍的收益,五六百亿的财富。 软银后来不行了,但因为投资了阿里,孙正义仍然一度位列日本首富。 他是比中国大佬更大方吗?当然不是。 因为他在布局中国市场,已经投资了UT斯达康,对中国互联网有了更加准确的预判。 这也能反映出来,日本精英对中国发展大势的把握能力。 香港著名时政评论员邱振海在一本书里,还提到过一个事。 2013年,他采访台湾的前情报人员萧台福。萧台福说他看过一篇报道,日本一个商社的职员写了一份报告,被日本情报机关拿到了,内容是“如何跟中国人谈话”。 比如,不要到办公室去,下班后找个酒馆私下慢慢聊,要分很多次聊等等。最后,再把这些零散信息整理出来,形成整体。 (早稻田大学现代中国研究所网站) 当然,不单单是企业关注,日本各类高校也有很多专门研究中国事务的机构和专业人员。他们的研究成果不光包括中国政治、经济、法律,还包括粮食、少数民族、教育育儿等多个方面。 有数据说,日本单纯研究中国经济的教授就多达200多名。 3. 日本社会对中国的了解也非同一般 不仅日本政经界研究中国,日本普通人对中国也很感兴趣。 了解日本的朋友都知道,去日本旅游一定要去书店逛一逛。东京千代田区的神保町书店街就非常出名,在这里,你就会惊讶地发现,竟然有那么多关于中国的书籍。 大到国家政策、历史典籍,小到中华料理、学说汉语,并且还不是简单的普通话,而是包括粤语、闽南语、上海话等方言,更有关于男女恋爱交流的秘籍。 这条书店街的另一大特色就是,有很多保存完好的中文古书,价格还很公道。 (学校不会教你的男女恋爱汉语) 前段时间,日本出了一本《抗日神剧百科全书》,详细点评了21部抗日神剧。 大家原以为作者是什么专业人士,结果人家就是名古屋一个普通的IT职员。 他出差上海,为了学习中文,避免被骗,无意中在电视里发现了抗日神剧,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耗时6年,终于完成了这么一部吐槽经典。 全书把678集,总播放时长30180分钟的内容浓缩成图文,并且清晰地划分了各方势力,画出人物关系图表。 (介绍登场的各个势力) 除了一针见血的吐槽,这本书还有组织科普,比如八路军、新四军、游击队、皇协军、保安队等等。其中,一些内容很多中国人都不一定讲得清楚。 (书中对抗日神剧的科普) 这部被称为是关于抗日神剧最全面、最系统性的书籍,除了有辛辣的吐槽,作者在该严肃的时候,还是体现了相应的尊重。 比如,介绍川军如何艰苦抗战的部分,就没有一句调侃。 (书中还附上了抗日神剧的网站和参考文献) 这本书已经再版了3次,在中国和日本都引起了极大反响,甚至有国人拜托日本的朋友购买寄回。 有中国媒体采访“鬼子专业户”美浓轮泰史,他也拿出了这本书,谈到目前中国对于日本的认识还是太过于脸谱化,抗日神剧完全成了无视时代背景的爱国喜剧。 (书中的吐槽) 说实话,听到日本人说这是爱国喜剧时,我的内心是复杂的。 一方面,这些抗日神剧确实不争气,在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中,我们伤亡官兵军民3500多万人。而这些影视作品却把如此惨烈的历史,娱乐化得无影无踪。 但更深一层看,这不也是在迎合部分国人对日本的心态:轻视,自以为是。 这倒让我想起民国元老戴季陶,他留学日本4年,在1928年的《日本论》中,痛心地写到:
这段话,放在今天也振聋发聩。 正解局,一个有见识、有深度、有诚意的时势财经大号。在这里,穿透信息的迷雾,在这里,发现真实的中国。局长是各种报告爱好者,收集了上千份各行业报告,关注正解局回复关键词“行业”,可获得多行业最新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