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87版《红楼梦》,无法超越的“神剧”和它背后的故事

闲不住a 2019-12-26 19:50 907人围观 神剧与烂片

戳右边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最新娱乐八卦等你批阅


12月25日早上九点五十左右,曾在87版《红楼梦》中扮演男一号贾宝玉的演员欧阳奋强,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了一张合照。

这张照片乍看平平无奇,有点像父母辈的战友聚会,来的都是和气的叔叔阿姨。但仔细看就会发现,这几位还真不是一般人,都是当年红极一时的“名角”。

除了两鬓斑白的欧阳奋强,照片中还有一众参演过“神剧”87版《红楼梦》的演员:袭人(袁玫)、王熙凤(邓婕)、平儿(沈琳)、惜春(胡泽红)。

87版《红楼梦》,无法超越的“神剧”和它背后的故事

?风流英俊的宝哥哥如今面目慈祥,精明强势的凤辣子竟然看起来最年轻......照片里的这次重聚,充满了恍如隔世的味道。

至于其余剧中人的命运,则像网友们的感叹,“可惜林妹妹不在了”、“陈晓旭就是我心中唯一的林妹妹”......如同一出分不清现实和剧情的寓言。

在初代神剧《红楼梦》播出三十二年之际,有关演员与电视剧的前尘往事也值得细细地品味。

87版《红楼梦》,无法超越的“神剧”和它背后的故事

?时值1979,改革开放没多久。央视导演王扶林刚从BBC考察学习回来,就“闹着”要拍经典名著,理由是既然英国可以拍出莎翁剧,我国的名著也不差。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赶巧当时国家相当重视影视文化发展这方面,就把王扶林的建议提上了日程,后来还断断续续地开了几次相关会议。

这事往前推了一步之后,有领导王扶林打算从哪一本书开始拍。人送外号“王大胆”的他就说先拍《红楼梦》吧,都是室内戏和家长里短,俩字儿“省钱”。

直到30年后,王扶林在访谈节目上拿往事“开涮”,才说自己当年胆子是真大,竟然挑了一部人物庞杂,每个配角都各有性格的巨著来拍。

87版《红楼梦》,无法超越的“神剧”和它背后的故事

?1981年,央视又开了一次会,专门讨论古典名著影视化的相关事宜。王扶林又向上面提了个要求,说要拍《红楼梦》可以,不过自己得先闭关一年,理由是好好读书,顺便理解原著。

几经商讨之后,领导们同意了王扶林这个看似刁钻的要求,放他回家读书。彼时的操盘者们都达成了一个共识:在《红楼梦》这个顶级IP面前,容不得任何草率和马虎。

十二个月过后,读了数百万字资料,几乎要把原著翻破的王扶林终于又往前走了一步:他请来三位红学专家做编剧。小小的组里凑齐了周雷、周岭、刘耕路三位红学泰斗,在王扶林的眼里这三人无异于自己的主心骨。

结果刚建组没几天,不等编剧们动笔,王扶林自己就先出了回丑。那时是1983年初,几位编剧正筹备着开工写剧本。导演王扶林发了话,表示“这前五回没多大意思,咱从第六回开始,上来就拍黛玉进贾府”。

87版《红楼梦》,无法超越的“神剧”和它背后的故事

?编剧们一听就傻了,几人赶紧说前五回横竖都得留下来,那是整部书的灵魂,没它不成席,王扶林这才知道自己丢人丢大发了。好在他并不纠结于面子问题,被“训”了之后倒也轻松,直接同意从第一回开拍。

从1983年3月6日动笔到1986年1月定稿,在历时两年又两个月后,被无数人称赞的87版《红楼梦》终于定下了剧本。

王扶林导演不光胆子大,也很会管理,特别擅长“专人做专事”。别看剧组刚筹备的时候只有四个人,但王扶林一次就请来21位专家做顾问。里面有著名作家,语文课本里的熟面孔沈从文和曹禺,也有书法家启功,以及红学泰斗周汝昌先生,著名学者吴组缃先生等等......

87版《红楼梦》,无法超越的“神剧”和它背后的故事

?有保驾护航的顾问团还不够,当年找上门一起拍戏的摄影、礼仪指导还有作曲和化妆师,都是《红楼梦》的书迷。

横跨文学、红学两大领域的专家团和用爱发电的书迷们,极大程度地纾解了王扶林当时的焦虑:到底该如何在改编的同时,尽可能还原这本传世巨著。

《红楼梦》市面上流行的120回中有40回是高鹗的续作,但这部分续作在编剧之一周岭眼中并不完美。他一琢磨干脆亲自上阵,按照曹公的笔法和线索,自己续出了后半部分,连剧中的名场面“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他都反复推敲,最后亲自重新编写。

天时地利皆占,只差人和。在选角工作开始后,属于87版《红楼梦》的时代,终于有了即将到来的预兆。

八十年代初,全国的妙龄男女们大概都有过一个幻想。他们之中更勇敢的或许还写过一封信寄到剧组。两种举动当时都有一个共同目的,那就是在《红楼梦》中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

毕竟“启用新人”这话就像句咒语,只要看过书、做过梦,就很难不被它吸引。在大幕缓缓拉开的同时,日后成为主演的那几个年轻人,却还散落在全国各地,为手头上的琐事忙忙叨叨。

他们有的在话剧团报幕,有的在川剧团唱念做打,但就是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即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87版《红楼梦》,无法超越的“神剧”和它背后的故事

?发布演员招募令之后,《红楼梦》剧组的工作人员们也在没日没夜的忙。他们不光要全国各地出差,有时候还得客串一回“人贩子”,直接从大街上拉人面试,就为了不错过任何一个有几分眼缘的素人。

寻寻觅觅过后,剧组筛选了无数年轻人,也成就了无数年轻人。他们有的一辈子坎坷悲惨,有的则阴差阳错成了主角。

论及87版《红楼梦》选角故事的精彩程度,当下娱乐圈爽文都得叫声“祖宗”。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心里有一千个林妹妹的人选,当年黛玉的选角可比这个还难,千挑万选才从上万封自荐信里找到了陈晓旭。

原本她会跳芭蕾也会唱京剧,但就是运气不好,两样都没继续,只好去话剧团当报幕员,顺便演几个没台词的小角色,一副体制内干到老的样子。

好在陈晓旭18岁那年,团里的前辈毕彦君带了本杂志给她,顺便指了条明路:干嘛不往《红楼梦》那里寄封信,他们正挑演员呢。

87版《红楼梦》,无法超越的“神剧”和它背后的故事

?陈晓旭千里迢迢地跑到了北京,在被问了几百个问题后,她成了唯一一位从自荐信中挑出来的主演。当时有人问王扶林,为什么一眼就看中了陈晓旭,他只说了一句:陈晓旭有点诗人气质。

《红楼梦》一经播出,充满忧郁和惆怅的陈晓旭和林黛玉,就此名震全国。哪怕后来陈晓旭把广告公司做到了年收入两亿,人们也只说“看不出林黛玉这么会做生意”。

同样是选角,林妹妹的故事还有几分浪漫色彩,但到了凤辣子头上,就有点“时刻准备着”的泼辣劲了。

那时邓婕比陈晓旭还不起眼,她总是说一口带方言味的普通话,身量又黑瘦矮小,完全不像当家主母的样子,剧组甚至准备安排她演大丫鬟平儿。

87版《红楼梦》,无法超越的“神剧”和它背后的故事

?谁知刚要劝退,原本演王熙凤的大美女却出了幺蛾子。这位大美女叫乐韵,五官美艳身量丰腴,导演组只见了几面就相当满意,力邀其出演王熙凤。

可17岁的乐韵到底心思不在演戏上,加之当时搭上了外国富商想要出国留学,导演组几经挽留,甚至帮其挑了戏份少的角色,可对方仍然不买账,直接辞演了。

几经波折后,王熙凤一角花落邓婕。一口椒盐普通话的小丫头自此成了荣国府的二奶奶。而被红楼剧组给予厚望的乐韵,则在香港生活浮沉许久后又为生活所困,最终走上了自杀的绝路。

这出好戏凑齐了锣鼓班子,唯独还缺一人,混世魔王贾宝玉。当时欧阳奋强也算体制内的员工,但却在峨眉电影制片厂坐了六年冷板凳。原因无他,那张娃娃脸演小孩有点老,演成人又太幼稚。直到碰上了四处寻人的《红楼梦》剧组,他才算转了运。

87版《红楼梦》,无法超越的“神剧”和它背后的故事

?起初欧阳奋强和演员张玉屏是好友,对方和王扶林有交情,就帮忙内推。后来王导到成都选角+看景,干脆让邓婕传话,说要欧阳来成都最好的宾馆面谈。

目睹了二十多个竞争者试戏之后,当初心里没底的欧阳奋强倒自信起来:不是我,还能是谁?昔日坐冷板凳的演员,就此成了最后一个进组的“混世魔王”。

数次南下北上之后,剧组从全国各地筛出了150位适龄演员。有百货公司的售货员,也有皮鞋厂的临时工,但是这帮社会身份不同的年轻男女们有一点极为相似:够年轻,也够听话。

于是酷爱折腾的剧组就想方设法地搞了个大新闻,直接在圆明园搭建了培训基地,不搞军训也不搞团建,一门心思地给演员们上课。

上什么课呢?就是如何从里到外地成为一个古代人。什么声台形表都不够,剧组直接安排史上最强顾问团做讲师,给平均年龄不超过20岁的演员们上了整整三个月。

87版《红楼梦》,无法超越的“神剧”和它背后的故事

?从琴棋书画到形体语言,超豪华培训班虽然身在圆明园,但一点也不像仙境,反而极为现实,也极为残酷。毕竟,在三个月之后,近一半的“备胎”要被淘汰掉。正如那句话所说“关关难过关关过”,在这批等着试炼的年轻演员们面前,除了机遇和前途,还有未知与落差。

1984年春夏两季过后,声势浩大的选角活动尘埃落定,妙龄男女们在经历了三轮录像考核,最终只有60人留在大观园中。

这些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或许没有预料到自己将和一个数百年前的虚构角色产生交集,从而在别人的命运中度过整整三年的时光。

有一讲一,只有三十六集的87版红楼梦并不长,但足足拍了三年。这三十六个月中,剧组辗转多地,先后在北京、河北两地搭建了主要场景,还跑遍了219个散布在全国各地的景点,林林总总的投资和开销近700万元。

看似乏味的数字背后,正应了那句媒体形容87版剧组的话:拧成一股绳。那时剧组有位服装师姓史,她在接到这个项目之后没少跑图书馆,有时候还亲自拜访学者,最后活生生把自己学成了《红楼梦》爱好者。

87版《红楼梦》,无法超越的“神剧”和它背后的故事

同样沉迷其中的还有化妆师杨树云,两人经常为了妆发切磋,有时候一聊就是一整夜,只为确定林黛玉衣服的某个细节,或者妆容上一点点改动。

最夸张的一次,化妆师为了把握林妹妹“罥(juan,四声)烟眉”的形状,先后翻遍了专家提供的古画和古籍,最后不得已跑到杭州去看西湖边的柳树,从那里面汲取灵感。

此处该有一个冷知识,在《红楼梦》中一共有十三首经典的配乐,它们是少有的比演员还要更早确定的版块。这些经典音乐出自作曲家王立平之手,他足足写了四年,期间不止一次地倍感挫败和痛哭,但当年的字字泣血,换来的是流传至今的经典。

创作过程中的大开大合之后,王立平才想起来,自己当时的稿酬也不多,净想着怎么拼命了,什么钱不钱的,一句“我能遇上这样的机会,是积了八辈子德”足矣。至于整个项目的统筹和牵头人,导演王扶林也只是拿到了400块奖金。

87版《红楼梦》,无法超越的“神剧”和它背后的故事

?1987年正月,《红楼梦》试播六集。试水过后,它于同年五月正式播出,当即引发了现象级的观剧和讨论热潮。这股怀念之风,一直绵延到了今天。

具有生命力的作品正是如此,尽管它过去了数百年,但仍然活跃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并且衍生出了更具有现代眼光的碎片。

往正式了说,有百聊不厌的“红学”,往诙谐了说,也有伏地魔和黛玉的“伏黛CP”。百万字的《红楼梦》和87版的电视剧就像一座高峰,不管如何挖掘研究,它都有着难以企及的高度,和难以复刻的深度。

在影视作品越来越“以快为荣”的当下,我们似乎习惯了一部从头水到尾的偶像剧,剧中北漂可以一人独居精致的小公寓,自称月入八千的白领也能满身大牌。

更荒诞的是,每逢类似的剧播出,总会有种声音铺天盖地,“今年剧王就是它了”、“好好嗑,剧中CP是真的”。

这些越来越漂浮甚至荒诞的剧情,无一不让人怀念古早老剧的好。毕竟《红楼梦》里没有高谈阔论的丫鬟,更没有头顶梳得溜光水滑的王妃。

不管是剧里还是剧外,87版《红楼梦》所呈现的都是一种老派又矜贵的“好”:事事得体,处处精致。

时间回到1984年早春,一群样貌出挑的青年演员被导演组召集到圆明园。那时候他们满心欢喜和踌躇,但是对未来一无所知,就像不知道日后将会和书中的角色形成命运共同体一样。

恰如《红楼梦》中所说,“混沌世界,天真烂漫”,当年书和剧,以及后续发生的一切,也正是如此。
我有话说......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