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影帝对殴成口碑大片,我要全网第一个安利

rt45rti 2019-12-27 08:21 540人围观 神剧与烂片

没有引进。


没有资源。

甚至,它在国内还没人提过。

但Sir不想再忍了。

这片今天必须安利。

新鲜热辣——

《极速车王》

Ford v. Ferrari

影帝对殴成口碑大片,我要全网第一个安利




澳门电影节期间看完,Sir至今心情无法平静。

不是惊喜。

而是期待中的爆款,它真的爆了。

Sir早收到风,它是年尾上映大片里的口碑之王

IMDb评价人数超5万人,定格在8.3。

烂番茄,影评人观众评分,双爆。

连严苛的MTC,打出81,并官方戳印:必看。

影帝对殴成口碑大片,我要全网第一个安利



影帝对殴成口碑大片,我要全网第一个安利



影帝对殴成口碑大片,我要全网第一个安利




除了三大分数。

《极速车王》还在Cinemascore拿到A+

什么意思?

你只需要知道——从千禧年至今,拿到A+的电影也就52部。

忘了《速度与激情》吧。

忘了《极速风流》吧。

赛车电影,将进入《极速车王》的时代。

要Sir说。

看过它,你才知道,什么才是速度,什么才是激情

影帝对殴成口碑大片,我要全网第一个安利




真实故事

注意英文片名:

Ford V.Ferrari。

福特VS法拉利

汽车业的一段持续50年之久的恩怨情仇。

今天,这是两个传奇汽车巨头。

但上世纪60年代初,它们才刚刚成为对手。

影帝对殴成口碑大片,我要全网第一个安利




彼时,那是两家完全不同的企业。

福特,美国汽车龙头大佬,但也面临诸多危机。

创始人离世,“二代”接棒,内部权斗严重;

生产线老旧,设计过时,业绩下滑……

改变,必须提上日程。

从哪里开始?

二代老板脑门一拍,我们去搞赛车!

他眼红。

因为欧洲车商用赛车场做营销场,不仅做了品牌推广,更冲了销量。

但别人都搞了那么多年,福特半路想进军,怎么斗?

福特决定,那就收购一家跑车公司吧。

影帝对殴成口碑大片,我要全网第一个安利




法拉利,此时进入了福特的收购视线。

那时法拉利是家什么企业?

意大利血统,讲究工匠精神,它们的赛车部门,每个零件,纯手工打造。

不求赚钱,只求做最好的跑车。

因为老板在赛车场上过于狂热,已濒临破产

原本收购是你情我愿的事。

但法拉利的创始人却在签约前最后一刻,拒绝了。

就因为一项条款:

法拉利的赛车部门划归特管,如果福特不让出赛的话,法拉利的赛车也无法出赛。

赛车可是法拉利的命根子啊。

必须拒绝,拒绝之后,还让人传话给福特老板。

有多难听骂多难听:

说福特老板只会在烂工厂里造烂车。

说福特老板,再怎么搞,也不过是个二世祖。

……

影帝对殴成口碑大片,我要全网第一个安利




这下好了。

两大巨头,全面开战。

从企业竞争,直接变成两大老板的个人恩怨——

恩佐·法拉利 VS 亨利·福特二世

福特对管理层下了死命令:

要赢法拉利,要拿冠军。

不管花多少钱,不管用什么手段。

目标:勒芒24小时耐力赛

但富二代还是富二代,想得太简单啊。

勒芒是什么比赛?

一台赛车,一条跑道,不间断极速运作24小时。

两位车手接力,休息的车手直接睡在维修间。

每一项调校,每一处设计,每一个细节……都将影响最后结果的小数点后数字。

它挑战的,是一台机器、一群设计师以及两位赛车手的极限。

福特显然没做好危机准备。

几个月后,第一代GT40出炉。

赶鸭子上架的结果,只有大败而回。

影帝对殴成口碑大片,我要全网第一个安利




至此,才有了《极速车王》的主线。

制造一台绝世猛兽,必须找来对的

设计它的人,驾驭它的人。

他们就是电影两位主角:

唯一一个赢过勒芒赛,却因为心脏疾病转业成设计师的前赛车手卡罗尔·谢尔比(马特·达蒙 饰);

个性赛车手肯·迈尔斯(克里斯蒂安·贝尔 饰)。

影帝对殴成口碑大片,我要全网第一个安利




于两人,真正的挑战现在才开始。

因为他们要突破的。

远不止速度的极限。

影帝对殴成口碑大片,我要全网第一个安利




两大影帝

《极速车王》最大看点,当属马特·达蒙和克里斯蒂安·贝尔。

两大影帝PK。

在Sir看,两人都将是明年奥斯卡影帝的有力竞争者。

影帝对殴成口碑大片,我要全网第一个安利




“气球人”贝尔再一次贯彻他“嘴上说着不要,身体却很诚实”的自虐式角色塑造方式。

从《副总统》的200斤狂减到136斤,连马特·达蒙都说他过着像僧侣一样的生活(不知道是不是传说中那个一天只吃一个苹果和一罐吞拿鱼肉的魔鬼餐单再次上线)。

影帝对殴成口碑大片,我要全网第一个安利




△ 上《副总统》,下《极速车王》

为了更贴近原型角色,贝尔的变化堪称脱胎换骨。

肤色看着像特别晒过,头发剪得跟迈尔斯一模一样,但这些外形塑造对他来说只是标配。

最厉害的还原,是细微的口音

他一开口那瞬间Sir完全看呆。

完全不是他本人,甚至在此之前他的所有角色,都没发出过这样的声音。

要知道,现实中这位传奇赛车手性格乖张。

他为赛车痴迷,所以为人古怪骄傲且口无遮拦。

于是贝尔的笑声和仰头的动作,都明显看得出经过设计和练习。

对。

他真的“疯”了。

影帝对殴成口碑大片,我要全网第一个安利



影帝对殴成口碑大片,我要全网第一个安利



影帝对殴成口碑大片,我要全网第一个安利




光是形神兼备还是不够,为了演好真正的赛车手,贝尔直接到驾驶学校报班上了一段时间的赛车课。

碰巧学校的创始人就是肯·迈尔斯的朋友,除了学开车,贝尔还“顺便”听到不少当年的赛车秘闻。

耳濡目染下,他骨子里已经接近一名专业赛车手。

连他的指导兼电影特技协调人罗伯特·纳格尔都说:

“他是我训练过的最好的演员(没有之一)。”

所以你在电影里看到贝尔的开车演技都不是装装样子,而是强化训练后的真实成果。

影帝对殴成口碑大片,我要全网第一个安利




马特·达蒙也没输。

相比贝尔的乖张,他形成冰与火的反面。

平静如海洋,却潜藏巨大暗涌。

他的角色没有那么戏剧化,但作为车队核心,他面临的都是隐形压力:

福特高层的官僚与腐朽,手下车手的不稳定情绪……

上要周旋,下要扶持。

一切,都在的马特四两拨千斤式表演下,显得严丝合缝。

如定海神针。

贝尔和马特,一动一静,一火一水。

两人的化学反应诠释出卡罗尔·谢尔比和肯·迈尔斯之间“又爱又恨”的情谊,让Sir最为触动。

- 肯·迈尔斯不是福特人

- 都到这节骨眼了……

你还要我开除世上最强的赛车手?

影帝对殴成口碑大片,我要全网第一个安利




两个已公开的小片段,能看出这对CP的相爱相杀。

最开始,两人第一次同框。

谢尔比来赛车场找迈尔斯,迈尔斯刚被工作人员取消参赛资格,正在气头上。

青筋暴起地破口大骂,展现出他的偏执与较真。

这时,谢尔比闯出。

一个微笑,为两边协调。

这是老友相助?

呵呵,下一个镜头马上穿帮。

他直接被脾气火爆的迈尔斯扔扳手伺候。

影帝对殴成口碑大片,我要全网第一个安利



影帝对殴成口碑大片,我要全网第一个安利




一挡,一扔,完美复刻两位传奇人物的情谊。

曾经的车王谢尔比,深知迈尔斯对速度的执着追求,而迈尔斯的实力又是谢尔比赢得福特和法拉利大战的最强武器。

没办法。

分不开,合不拢。

只能,一个做“搅屎棍”,一个做“和事佬”。

不剧透地说,这个扳手的细节既见证着两人的信任和对赛车的执着,也是贯穿整部电影的关键道具,就算是到了最后一幕也仍然是催人泪下的存在。

另一段,也是Sir最喜欢的对手戏。

两人在迈尔斯家门口干架。

是的了,蝙蝠侠和杰森·伯恩打起来了!

影帝对殴成口碑大片,我要全网第一个安利




谢尔比因为无法让迈尔斯出赛而到他家道歉,却被傲娇的迈尔斯拒绝。

二话不说,两人就像小学生一样在草地上扭打。

最好笑的是迈尔斯的妻子。

搬好椅子,摊开报纸,冷眼吃瓜。

呵,男人。

不就是永远长不大的小孩。

眼看俩老腊肉打累了,从家里拿出冰镇可乐,让两人续命。

他们也没脸没皮。

接过可乐,互骂一句脏话……

干杯~

影帝对殴成口碑大片,我要全网第一个安利




哈哈哈,没想到吧。

然而,两人的演技对飙,不过是电影所有亮点里的冰山一角。

速度极限、精神极限,甚至,人类对工匠精神追求的极限。

还没爆发。

影帝对殴成口碑大片,我要全网第一个安利




真·速度与激情

《极速车王》最最最大的看点——

赛车场面

Sir甚至无法用惊心动魄形容。

大银幕前,冷汗直飙。

电影最后,整整大半个小时的高潮,正是那场众人期待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

首先让人捏一把汗的,就一个小动作。

开门

可别小看这一动作。

在极高温的赛道,车手处于封闭车厢,极限运作的机器随时可能引燃、爆炸。

那道小门,就是唯一的逃生通道。

可蓄势待发的迈尔斯,刚开始就遇上关不上车门的意外。

影帝对殴成口碑大片,我要全网第一个安利




谁都知道,多少车手因为打不开车门而命丧赛场。

一个小小的铺垫,让这场终极大战蒙上阴影。

会赢吗?

会完成吗?

或者……会死吗?

挑战极限,绝非一句口号而已。

除了意外,导演的各式运镜更是提供了一场视觉盛宴。

堪比游戏的临场感

Sir最大的感受,《极速车王》里——

你与赛场的距离,无限贴近

影帝对殴成口碑大片,我要全网第一个安利



影帝对殴成口碑大片,我要全网第一个安利



影帝对殴成口碑大片,我要全网第一个安利




不止Sir一个人。

无论是外媒和网友都有类似的感受——

这是一部看似以陈旧的方式取悦观众,却饱含着新式技术和感性的混合包装的年度佳作。

影帝对殴成口碑大片,我要全网第一个安利



影帝对殴成口碑大片,我要全网第一个安利




这不是错觉,也不是特效。

而是导演用土办法,有意为之。

相比起如今赛车电影大举采用特效镜头,《极速车王》却非常的“质朴”。

大部分飙车镜头,都坚持实景拍摄

影帝对殴成口碑大片,我要全网第一个安利



影帝对殴成口碑大片,我要全网第一个安利



影帝对殴成口碑大片,我要全网第一个安利




△ 实际拍摄时的花絮

一组数据:

协助拍摄的专业赛车手,一场戏就有25个

翻车镜头,实打实地用特殊装置让车弹起来摔个粉碎,道具车共砸碎几十台

全片,只用了1048个特效镜头

什么概念?

这是《速度与激情》其中一家主要特效公司的负责镜头量(一部《速度与激情》有约10家特效公司一起制作)。

而且《极速车王》的特效镜头,大多集中在环境,比如坐席上的观众,雨天等周边细节部分。

影帝对殴成口碑大片,我要全网第一个安利



影帝对殴成口碑大片,我要全网第一个安利




△ 上特效前,下特效后

除了临场感,电影还致力塑造年代感

原型故事发生在60年代。

当时,造车不像现在,能用电脑模拟和各种高科技加成。

预告里就出现一个细节。

福特公司高层,坚持想用电脑测试出最佳的调校。

但始终无法找出车子的不足,束手无策。

迈尔斯的团队改用土办法——

卸掉车上笨重的测试机器,用贴毛线来测试车的性能。

影帝对殴成口碑大片,我要全网第一个安利




电影里太多这样的镜头。

工程师和车手团队不断地改良和测试车的不足,通过人手打磨,设计,装载打造。

不仅得付出无穷无尽的时间和精力,甚至,付出生命。

影帝对殴成口碑大片,我要全网第一个安利



影帝对殴成口碑大片,我要全网第一个安利




所以。

《极速车王》所拍的,并不是两个人,两家公司。

那是一个时代,一群人的热枕。

导演对于实景拍摄的执着,无疑和当年这群人对挑战极限的执着形成某种对应——

更好的,才能赢

就像导演说的:

我发现这个世界以及车手追求完美的意志是如此诱人,一个小小零件或一丝犹豫就有可能让你全盘皆输。这是一个几乎适用于人生所有面向的寓言,我们与胜利或毁灭的距离总是如此靠近。

影帝对殴成口碑大片,我要全网第一个安利



我有话说......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