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亲子心理师徐婧英 就因为孙子喜欢玩滑梯,奶奶手工“制造”了一个: 近日,在黑龙江齐齐哈尔某小区,一位奶奶用雪给孙子搭了个约20米长的雪滑梯。 老人的邻居说,奶奶已经70多岁了,每年冬天都给孙子搭滑梯,已持续五年了。 网友纷纷夸她是“中国好奶奶”:
俗话说,“隔辈亲,亲又亲”。 爷爷奶奶年轻的时候,正赶上经济困难时期,为了抚养儿女,操持家务,爷爷奶奶操碎了心,自己的孩子别说亲,能拉扯长大都不容易,根本没时间、没精力表达自己的爱意。 现在生活好了,可爷爷奶奶也老了,孩子也长大了,只能把满满的爱寄托给孙辈,用时间、精力,当然也用经济实力表达对下一代的关心和爱。 俗话说:“老儿子,大孙子,老太太命根子”。这话一点也不假,对老人而言,享受祖孙间的天伦之乐,是任何物质都无法代替的快乐。 在山东烟台,因为外孙女一句:“姥爷,我想吃灌肠了”;这位姥爷灌了一万二千元的腊肠挂满院子。 老人的女儿说,“没想到平时省吃俭用的父亲,会因为外孙女一句话就灌了这么多腊肠,带女儿去姥爷家时,女儿看到这么多腊肠高兴得都蹦起来了”。 这些腊肠里灌的可不只是肉,更是满满的爱! 身边也有这样的老人,为了孙辈的一句话,为让孙辈高兴,真的是做什么都可以、都在所不惜。 那天听讲座,散场的时候,一个阿姨走在我身边,说,“这附近有家面包店的面包特别好吃,我孙子最爱吃面包了,他这两天感冒住院了,我现在去医院看他”。 我说,“是有一家,不过,那家的面包趁热吃最好,天这么冷,你去医院的话,也没地方热,该不好吃了。” 阿姨说,“没事的,我可以放这里”,说着,阿姨就把羽绒服拉链打开,把面包放进去,又把拉链拉好,用手托着里面的面包,不让滑落。 我看了连连感叹,零下二十几度的天儿,别说解开衣服,就是少扣个扣子,都冻得直哆嗦。 阿姨为了孙子吃上热乎、口感好的面包,等于是把自己置于严寒中,把面包放在心口上,用自己的体温温热着面包,而且,天冷路滑,阿姨一边用手托着面包,一边还颤颤巍巍地走路,小心又小心,怕滑倒,真是太拼了! 隔辈亲真的有种天然的魔力,面对后代,长辈们会毫无保留、不求回报地付出全部的爱。 网友小C说,我小时候总喜欢跟着我姥爷,因为他会给我买好吃的,比如:甘蔗,山楂糖,然后呢,就是种了一地的草莓,熟的时候喊我去摘,给我拔麦子,回家炒着吃,睡觉的时候偷偷给我塞个糖,等长大一点,他会偷偷给我钱,不让弟弟妹妹看到,满满的幸福啊! 一个朋友说,一次他回奶奶家。奶奶给他包饺子吃,可是,馅有些咸了。奶奶为了让他吃的时候,口感最佳,特意到药店买了个针头,一个饺子一个饺子地往里注水,让馅变淡...... 爷爷奶奶无私的爱,真的说也说不完。让孙辈体会到浓浓的亲情,即使时间再久远,也会留在心中,非常美好、难忘。 被宠的孩子是幸福的,但“宠”也要有个度,原则性问题,比如,孩子犯错、撒谎、偷东西、打人千万不能宠溺、纵容,那样的话,就不是爱,而是害了。 一个网友私信留言:我们这儿有个6岁的孩子,用剪刀扎破液晶电视屏幕,爷爷奶奶夸孩子厉害;然后买个更大的电视,再次被孩子打碎;再买,这次孩子用剪刀扎破液晶面板,刺到了电控板上,孩子当场就挂了…… 没有原则的爱,就是伤害!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一位“宠孙”老人?“宠孙”老人宠到什么程度?欢迎评论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