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毒舌电影是怎么成为估值3亿的超级IP?

vooper 2019-12-16 18:01 1307人围观 神剧与烂片


「毒舌电影」的成长经历:

● 2014 年 11 月,「毒舌电影」微信公众号开始独立运营;

● 成立半年后迅速累积 50w 粉丝,但由于缺乏商业模式,未完成天使轮融资;

● 2015 年 6 月,「毒舌电影」开始通过品牌广告自力更生,三个月后广告流水便实现了单月上百万;

● 2016 年年初,公众号粉丝数突破 100 万,并完成了近千万人民币 Pre-A 轮融资;

● 自 2016 年 3 月起,「毒舌电影」陆续推出《低俗小喜剧》、《毒舌电影》的短视频节目;

● 2016 年 6 月 20 日,「毒舌电影」完成 A 轮融资,由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豆瓣投资方)领投;

● 2016 年 12 月,「毒舌电影」换下了用了 2 年多的“包龙星”(《九品芝麻官》中周星驰饰演的角色)头像;

● 2017 年 1 月 19 日,「毒舌电影」 App 首版上线,2 个多月来,日活跃用户突破 8 万;

● 2017 年 2 月,「毒舌电影」背后的公司“好家伙传媒”,联合三七互娱、浙报传媒、广东广电共同发起成立“好家伙基金”,投资网络大电影项目,拥抱产业上游。

「毒舌电影」的几位重要团队成员,都与电影有着不少渊源:

创始人兼 CEO 何君,曾在网易分管泛娱乐领域,合伙人董舒则是一位专业影评人,研究生学的就是电影。

而真人版 “毒Sir” 陈植雄,曾在《看电影》杂志工作,后来在网易娱乐负责电影领域。

据创始人何君说,创办之初很多人就告诉她:公众号的势头正在减弱,红利快被吃完。

本着对电影的热爱,以及多年累积的行业资源,他们并没有被这些声音打扰,因此今天「毒舌电影」才能如此鲜明地出现在我们面前。

但「毒舌电影」之所以能成为今天的超级 IP,靠的不仅仅是最初的积累,人格塑造、坚持电影审美、从内容到产品的构建等等,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人格化塑造,从一个人一家人

提起「毒舌电影」,有一个人是绝对绕不过去的, “毒Sir”。

这个背后其实由多人运作的人格,每天都会在公众号上跟粉丝聊电影。

遇见烂片就往死里骂,遇见好电影也会积极声援。

但其实,毒Sir 也不是一上来就这么毒舌的。

1、不仅要敢说,还要能说到点子上

公众号创立之初,毒Sir 还是一个正经的影评人,该端的端着,一派主流精英的架势。

虽然阵地换到了新媒体,但仍旧维持了传统的表达方式,反响自然不好。

“毒Sir 看了《富春山居图》后,吐血三丈。五彩斑斓的屎还是屎!”、“整个故事就像狗熊冲进玉米地,东啃西咬,毫无章法,一塌糊涂。”

托了电影《富春山居图》的福,毒Sir 出于真性情的精辟吐槽,终于引起了粉丝的热烈追捧。

但成功的原因并不仅仅是毒舌,这些仍旧是内容的 “表”,而点评的专业性,仍旧是最重要的那个 “里子”。

个性鲜明和专业点评之间,需要把握一个恰当的分寸。

从镜头语言、剧本、人性剖析、情节包袱设置,毒Sir 虽然毒舌,却一直坚持能够坚持给粉丝带来最恰如其分的点评。

2、打造家族式 “魅力人格矩阵

在品牌不断壮大的过程中,扩大品牌影响力与保持个性之间,会产生大量的矛盾,甚至会出现人格分裂或者双重化的倾向。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毒舌电影」打造了一个完整的人格化矩阵,或者说是一个 IP 家族。

在这个家族里,有女性向的 “表妹”、重口味恶趣味的小镇青年 “菊长”、高逼格的文艺片爱好者 “机叔”,以及云舅、钱德勒、肉叔等 IP。

毒舌电影是怎么成为估值3亿的超级IP?

同一部电影,三篇观点完全不同的影评

每个人都有自己鲜明的特征(电影喜好、表达方式不同),但是每个人又拥有相同的魅力,一样率真、个性。

这些生动的 IP 形象投射到每个特定群体中,除了能为品牌带来延展性之外,也能够充分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扩大用户范围。

记得很早场妹就听到过圈子里对「毒舌电影」的不认可。

没有明确的商业模式,或者觉得吐槽的模式,不具有商业上的可持续性等等。

但如同最开始创始人何君听到的那些,对公众号未来的不认可一样,都被当前的成绩,打散在过往中消失无踪了。

很难说「毒舌电影」最终究竟能不能够成为它所期待中的 “电影内容消费第一入口” ,毕竟一切都还在发展的过程当中。

但至少,我们能够看到,一件事不论过程中有多少来自外界的质疑,只要我们自己内心认可,并且不断朝着这个目前去做,对方被打脸也只不过是早晚的问题。

也希望我们能有面对质疑,不断向前的勇气。

我有话说......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