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主流的电脑显示器分辨率是1920x1080,也就是常说的FHD标准,不过在智能手机都开始朝2560x1440前进了,PC显示器显然还需要更进一步的强化,下一代的标准就是4K分辨率,也就是Utlra HD标准。今年以来,戴尔、联想、华硕、三星等公司纷纷推出廉价型4K显示器,最便宜的只有4000多即可买到,预计今年底明年初就能降到3000元内,用户也更容易接受。 之前我们已经科普了下4K分辨率到底是什么,也看到了Windows 8.1系统对4K的优化支持,也体验了4K应用中对硬件要求最高的4K游戏以及私人影院级别的4K视频,想来不少玩家已经准备入手4K显示设备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4K显示器与4K电视之间的选择问题。 4K显示设备的两大阵营:4K显示器与4K电视 目前4K显示设备大体分为两个阵营,一个是4K显示器,另一个是4K电视,4K显示器的尺寸多集中在24英寸到32英寸之间,价格通常是同尺寸的1080P级别显示器的2-3倍,高端的32寸产品甚至叫价数万元;而4K电视的主打产品多在50英寸到60英寸级别,有不少还支持3D立体显示技术,而且价格也不高,一般相比同尺寸1080P电视也就高出30%左右,60英寸级别的4K电视要价还不到一万元。 戴尔UP2414Q这款24英寸4K显示器的售价接近7000元人民币,这个价格足以购买55英寸的4K电视了 ![]() 4K显示器与4K电视有着尺寸和观看距离上的区别 目前4K显示器与4K电视的共同点有两个,一个是以3840*2160分辨率作为主流,另一个则是配置有HDMI或者DP接口,毕竟目前只有着两个接口才能输出4K分辨率信号。而两者不同的地方则要多一些,不仅是主流产品在尺寸上的不同,它们还有着观看距离、屏幕刷新率上的不同,另外在灰阶以及亮度的设置上也是有些差异的,这几点区别对用户的使用体验都可以说是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来说说4K电视与4K显示器在尺寸上的不同,4K显示器的尺寸多集中在24英寸到32英寸之间,目前主推的多是24英寸级别的产品;而4K电视的起跑线就已经是40英寸级别了,主打产品多集中在50英寸到60英寸级别上,供给消费者的选择有很多。实际上,这种电视与PC显示器上的尺寸划分在1080P产品上就已经存在,而决定这个存在的因素恰好就是4K电视与4K显示器的另一个区别——观看距离。 ![]() 4K电视的最佳观看距离不少于2米 ![]() 我们的眼睛一直在做“快速对焦” 因此对于多数消费者来说,用大尺寸的4K电视当作4K显示器使用,就日常应用环境来说其实是不科学的,以日常环境来说,22英寸至24英寸之间的PC显示器更加符合人眼的观看要求,4K电视要派上用场,2米以上的观看距离还是很有必要的。 但或许会有玩家说,4K显示器与4K电视之间的价格差距那么大,那么我买一个4K电视,在2米以外的距离观看,就可以解决“大尺寸屏幕看着很累”的问题,可以用4K电视来代替4K显示器了。但事情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简单,因为4K显示器与4K电视之间还有其它区别,那就是灰阶、亮度以及屏幕刷新率的差异。 灰阶表现的区别:4K电视有灰阶损失,4K显示器可完整显示 目前图像的灰阶输出可以分为256级,分别是0到255级,其中0级为全黑,255级为全白,任何一级灰阶无法准确识别和输出,都会造成色彩上的损失。目前PC主机可以输出的灰阶是0到255级,也就是完整的灰阶输出。因此作为PC显示器的话,256级完整灰阶输出是必备的,这点4K显示器就无须担心了,因为它的本职工作就是如此。 ![]() 256级灰阶测试图,部分4K电视只能准确识别13至235级(点击查看大图) 亮度的区别:4K电视的亮度高于4K显示器 亮度也是4K显示器和4K电视一个很重要的区别,目前主流液晶显示器的亮度大都不超过400cd/m2,在4K显示器上也是如此,这是显示器的观看距离和作用决定的,PC显示器的观看距离一般不超过1米,常用于上网、办公、视频或者是游戏,一般而言在150cd/m2到250cd/m2左右的亮度就足够了,再高的话眼睛会受不了。 ![]() PC显示器的最高亮度甚少超过400cd/m2(数据源自我们的戴尔UP2414Q显示器测试) 刷新率的区别:24Hz/30Hz只适合看视频,PC游戏需要60Hz 屏幕刷新率简单来说就是“每秒钟可以显示多少帧画面”,这点在之前的文章已经有提到,我们就不再重复了。4K显示器与4K电视的刷新率是以30Hz为界线的,4K显示器一般以30Hz为最低刷新率,但只有刷新率可以上60Hz的才算得上是“有实用价值”的产品,只能跑30Hz刷新率的尽可以算是“尝鲜型”产品;而4K电视的刷新率则很少超过60Hz,多数以30Hz甚至是24Hz刷新率为主流,能上60Hz都是旗舰级产品。 ![]() 播放电视节目、4K视频是4K电视的主要用途 值得一提的时,由于电视节目或者是高清电影的是按照每秒24帧或者是每秒30帧的规格拍摄的,传输给电视机的视频信号也是24Hz或者是30Hz的规格,因此在60Hz刷新率的显示设备上播放时,设备自身还需要进行帧数适配,才能让视频信号适配60Hz刷新率。这个适配技术被称为“Pull-Up/Pull-Down”,简单来说就是把某一帧画面重复输出2次到3次,然而由于这个过程并未增加新的图像,而且因此帧画面复制比例的不均匀性,视频图像的连贯性在一定程度上是会被破坏的。为此显示设备厂商必须要在“Pull-Up/Pull-Down”的过程中加入更多优化的技术,来保证图像的连贯性。 这对于显示设备的开发来说无疑是一个难点,会增加设备的研发成本。因此对于4K电视来说,选用24Hz或者是30Hz刷新率即可以实现对电视节目或高清、4K视频的帧数一对一适配,也可以有效降低产品的开发难度,从而降低产品成本和最终售价。 ![]() 4K游戏就需要用到4K显示器了,因为它需要60Hz刷新率 因此为了确保图像的流畅性,4K显示器就必须选择60Hz级别的刷新率,才能确保那些高速变换的帧画面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呈现。这点我们在戴尔UP2414Q显示器上就有所体会,这款显示器分辨率为3840*2160,有30Hz和60Hz两种刷新率,在30Hz模式下,当我们快速移动鼠标时,屏幕画面就会有明显的卡顿感,但在60Hz模式下就非常流畅,跟主流的1080P显示器没有区别。 因此即使抛开灰阶、亮度等因素不谈,目前大多数4K电视仅仅是刷新率上的限制,就决定着他们并不适合作为PC显示器使用,它们无法应对PC上高速画面变换的要求;而4K显示器则因为价格、观看距离等因素,决定着它并不适合用作多人观看的电视机,而且如果只把4K显示器用作于观看4K视频或者是高清电视节目的话,也未免有些大材小用了,4K游戏以及高分辨率下的制图、设计等领域才是4K显示器一展身手的地方。 4K电视和4K显示器之间如何选择? ![]() 大尺寸的4K显示设备其实不适合近距离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