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人类所涉足的最为美妙神秘的领域。无数的记忆碎片在其间或组合凝结,或扭曲变态,或发散升华,在不受控制的想象的催化下,向我们展现出一个光怪陆离的奇幻世界。因其独特的魅力,历来都是小说电影的取材热门,无数优秀作品也由此诞生。 《穆赫兰道》作为其中经典,无论是原著还是电影,至今为一众观者所痴迷追捧。这部影片几乎可以说是最为烧脑的电影之一,口碑两极分化,看不懂的骂看懂的装叉,看懂的骂看不懂的无脑。小编也是看了许多解析文章,又刷了N遍电影,才将大部分细节合理串联。 后因各自事业发展不同,卡米拉走红而戴安尼沦为龙套,卡米拉也与拍戏时认识的导演亚当订婚,戴安尼感觉到了抛弃,由爱生恨重金雇佣杀手杀死了卡米拉。 拿到杀手送来的证据后,戴安尼做了一个梦,一个极其主观、虚幻的梦。清醒几天后戴安尼悔恨交加,在精神错乱中饮弹自尽。 在《午夜凶铃》中因其出色惊悚的演绎使得原本娇羞内向的娜奥本被冠以“尖叫女王”的谐称。 在本片中的表演堪称惊艳,与影片主题精妙契合,值得细细品味。 本片作为林奇最著名的代表作,将其一贯风格展现的淋漓尽致,错落有致的走势为观影者提供了一份迷幻烧脑大餐,俯拾皆是的暗示也为观众留下了无穷的回味空间,值得反复体悟与细思。 的确,如果将这部电影通篇观看,合并领会,就不免陷于逻辑混乱,人物错杂如果将两个故事(现实与梦境)分开来看,然后在彼此之间寻找关联就会变得较为简单易懂。 而且随着更多的细节得到发掘与串联呼应,观影的乐趣也会随之增加。 上一次给小编这样感觉的,还是读那些红学大师的作品时。算是一个观影小技巧吧。 这看起来是没有错的,甚至都有些“不可证伪”性——解决不了只是因为你不够完美。但是但我们联系现实试着推广一下时就会发现一个逻辑缺陷。人与人之间恒有差异。 不同人对同一个问题的思考也不尽相同甚至大相径庭,就连同一个人对于同一个问题的思考,也可能会因为所处时间或空间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这也就是许多努力无果的悲剧根源——向着错误的方向奋进。太过追逐完美就会被其反噬,最终,有些人就会被那些无尽的自我苛求压垮,堕落颓丧。 在电影中,戴安尼也陷入同样的误区,面对事业与爱情的失败,归咎于自己不够完美优秀,在梦境中化身为完美女孩:阳光,美丽,善良,在梦境中无往不利。这可能是所有人都“梦”到过的。 心爱却抛弃自己的人变成孤弱无助的受伤女子来向自己寻求庇护,抢走自己爱人的导演变成事业爱情双破裂的loser,施予怜悯的导演母亲变成和蔼可亲的房东,代收证据的乞丐变成出没在云奇的可怖怪客(恐怖设定的原因值得玩味),甚至是自己选角时的落选也变成黑手幕后操作。细想之下,种种作为无不符合现实中的联想。 戴安尼无法自拔,只能举枪自尽,甚至死后姿势也与梦境中的腐烂女尸(就是想象中死后的卡米拉)相同。 反观现实,先入为主的观念蒙蔽了我们太多,傲慢的姿态同样使我们对周围误解太多。而这个思考,相信终小编一生,也不见得能够完成。 逍遥如庄子,亦有蝶我不分,况吾辈庸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