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公众号的发展,我作为内容运营负责人,在运营咱们公众号的同时,会关注很多各式各样的公众号,看看不同行业不同风格的公众号都是怎么运营的。 为什么会想到分享这个号?就是周末在家的时候想看个剧放松一下,但又不知道有什么好片子看,朋友就说,“毒舌最近推了个片子还不错,去看看。”然后我灵光一闪,为什么他会从这个号上面获取信息?这个号有什么过人之处?然后就去找了些资料,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飞冲天的“毒舌电影” 2013年6月,在网站负责电影频道内容更新的陈植雄,因为公司业务需求注册“毒舌电影”,在没有任何推广的情况下,完全凭借内容积累了5万粉丝。 2014年11月,创始团队辞职,专注运营毒舌电影公众号。2016年1月公众号粉丝突破了100万。2016年春节前完成首轮融资,估值超 1 亿人民币。2016年7月完成了由BAI(贝塔斯曼)领投的A轮融资,估值3亿元。到2016年7月拥有将近500万用户,预计到年底达到1000万用户的量级。 除了庞大的粉丝群,公众号的互动也是毒舌的一大亮点,篇篇10万+的阅读量,推文超过35%的打开率(要知道一般的公众号打开率是 3%),这些都在印证着自媒体大号的传奇。 不论是从粉丝成长速度还是融资速度,毒舌电影都是一个神话般的存在,由南都娱乐周刊和新榜联合制作的影视音乐类微信影响力排行榜显示,毒舌电影长期占据前三。 2013年注册的毒舌电影并不算早,只能算赶上了公众号的发展中期,在起步稍晚的情况下,毒舌靠什么做到如今这个局面? 内容为王 毒舌电影最开始有个7 人内容团队,每天的工作流程是:上班先报选题,由内容负责人确定选题,然后分工找资料,盯着国内外各个网站,搜索最新的电影信息,有的负责微博、有的负责YouTube、有的负责Twitter……一篇稿件的成稿时间都在6 — 8个小时甚至更长,再经过几道审稿,最后统一由毒sir 审核把关修改。一篇稿子从上午确定选题、搜集材料,到打磨成文、几经修改再到最后推送,往往已是晚上 23点之后了。 一篇只有几千字的文章,为了达到最好的阅读体验,段落设置、哪里插图、图片怎么摆放、什么时候放段视频都要反复测试。 除了内容,作为以提供电影评论和推荐为主的微信公众号推送什么样的片子是重中之重,毒舌负责选片的人员曾是参与过金马奖评审和上海电影节评审的专家。这样的团队搭配让毒舌有了内容产出的第一层保障,成功撩动读者的阅读欲望。 人格化的自媒体形象 罗振宇在一次演讲中提出:互联网时代自媒体生存发展有两大支点之一就是“魅力人格体”。微信公众号做得好不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就是这个号是否有魅力人格。人格化的自媒体,用户看它推的内容,就感觉和一个人在面对面聊天一样。 有了人格魅力后,一方面可以赢得用户的关注;另一方面对于品牌商来讲,能从人格当中获得魅力附加值附加到他的品牌上。毒舌电影创始人毫不避讳是从罗胖这个概念中得到灵感,确立毒sir的人格化形象,“帅过古天乐”、“我和金城武之间只隔了一个王祖蓝”之类的金句,也成了毒sir的招牌。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拿到融资团队扩大之后,这一辨识度极高的毒sir形象也没有被破坏, 在团队化、工业化生产文章的情况下仍然维持统一的人格形象。 完美的信息时差 以上两点是毒舌电影成功的前提,但并不是决定因素。毕竟有太多公众号也都拥有个性化的人格形象且坚持内容产出,但能做到如此成就的寥寥无几。 再者虽然毒舌的内容是原创,但无论从文字、逻辑、剖析角度,远远比不上专业影评人。毒舌电影能脱颖而出靠的是完美的信息时差,它解决的是广大白领人群的“剧荒”问题,在很多信息没有到达广大受众之前,毒舌先行掌握并即使推送。给用户造成一种使用习惯:所有的影视剧最新信息都可以从毒舌获得,如此便成功黏住了相当一部分用户群。 这一步才是毒舌迅猛圈粉的关键。 自媒体的生存法则 虽然毒舌电影现在获得资本的高度认可,但在一开始融资并不顺利。由于最开始就走2C路线,毒舌电影并不赚电影宣发的钱。即使在成立半年后积累了50万用户,由于没有商业模式,毒舌电影并未能获得资本的橄榄枝。 2015年6月,创始人何君开始通过品牌广告实现自力更生。有了粉丝人气打底,三个月后毒舌电影的广告流水便实现了单月上百万。 在成功养活自己之后,资本也闻风而来,但毒舌的盈利方式并没有太大改变,仍然以广告为主,毒舌电影的客户主要集中在汽车、数码与快消等行业,因而推送的广告也多是品牌商而不是电影外宣,以此来保证内容的高品质产出。 自媒体的转型探索 广告收入只能算是最低级别的盈利模式,公司要想长期稳健运营,需要成熟的商业模式。毒舌深知这一点,不断探索新的发展途径。 首先,多渠道内容供应商。除了微信公众号,“毒舌电影”还以内容提供商的身份,进驻今日头条、网易、腾讯等多家新闻客户端,粉丝总数达百万,与微信公众号呼应,维持扩大用户群。 其次,增加其他商业模式。例如曾经直接在公众号上开发了购票通道,可以在线查询附近影院、购票等,然而毒舌作为信息提供平台,而非在线营销平台,此举必然导致与用户的冲突,失败是必然,在短暂试行一段时间之后便被抛弃。现在毒舌正在实行众筹项目,转型尝试IP,往更广泛意义上的内容产出发展。 除此之外,在推文形式多样活泼。除了图文,毒舌也尝试了视频、配音等全媒体的形式,甚至内部已经有小团队在研究直播和VR形式。创始人也开始招兵买马,补充产品和研发团队,摩拳擦掌打磨自己的APP。 时至今日,已经不能将毒舌电影单纯看做“自媒体”平台,在接受了资本的加入后,毒舌已经开始作为一个组织严密的公司形态,需要探索更有价值、更可行的商业运作方式。 但不论如何,超高量级的用户支撑始终是他们前进的基础,运作IP也好,打造APP也好,毒舌面临的都是全新的模式和挑战,未来究竟会走向何方,还需要市场的考验。 更多原创精彩内容请移步微信公众号:睿问导师(ID:ruiwen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