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毒舌电影原创:dsmovie) 最近有一部新西兰原生态电影,口碑票房双双爆表,引起了Sir的注意。 小清新喜剧,轻松温暖。 看完心情就能好起来的—— 《追捕野蛮人》 一上映就刷新了新西兰本土总票房历史纪录: 新西兰的本土票房之王——塔伊加·维迪提。 全国票房前十,有三部都是他的作品。 除了好票房,还有好口碑。 豆瓣评分8.1。 《追捕野蛮人》绝对是一场不容错过的暖心笑宴! 搬好小板凳,听Sir给你们慢慢道来(截图字幕来源@蓝血字幕组)。 电影的主要人物有两位: 丑萌熊孩子:小胖。 但他又是出了名的捣蛋鬼,偷窃、毁坏公物、放火……啥都干。 甚至长大后的职业梦想,就是成为黑帮。 打从一开始,猎人看小胖就不顺眼,分分钟瞪死他的架势。 结果实在太废柴……刚跑出200米,就迷路累瘫(喂你这样怎么混黑道)。被好阿姨找到,赶紧接回家。 上帝啊 孩子 我们找到你真是个奇迹 你居然成功逃了两百米远 不止不怪他,还惦记着他别饿肚子。 你以为接下来的剧情走向,是一家三口相亲相爱? 大错特错。 好阿姨突然一言不合就挂了。。。 因为导演想给你看的精彩部分,在后头呢。 葬礼之后,两个人的奇葩历程才刚刚展开—— 开始了互相嫌弃的二人冒险…… 《追捕原始人》最不缺的,就是摄人心魄的美景。 要知道,新西兰可是《指环王》《霍比特人》的御用取景地。 《追捕野蛮人》自然没有浪费得天独厚的资源,影片里随便一截,都是赏心悦目。 同时,影片中又随处可见,让人猝不及防的冷幽默。 反差萌啊反差萌。 比如这一段: 猎人脚受伤,让小胖代替捕猎。 结果被熊孩子一脸无辜地描述成了猥亵儿童。 他伤害了你吗 孩子 就…那事儿呗 让我帮他做…… 逗比的老少组合,喜感的台词,脱线的剧情,都让人看得乐不可支。 笑点不尴尬,《追捕野蛮人》的泪点也很自然。 冷漠暴躁的猎人,也会独自描摹亡妻的画像,每一笔都是思念。 整天惹事儿的小胖子,竟然瞒着猎人,偷偷带着阿姨的骨灰走了一路。 只为了最终能够完成她死前的夙愿——将骨灰撒进,接近天堂的地方。 都与导演塔伊加·维迪提,独特的个人风格紧密相关。 他常常被媒体称为“鬼才”、“怪才”,而本体却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怪咖。 所以影片中的许多片段,都能把人萌一脸。 比如小胖第一次迷路,露宿野外。因为害怕,就拉上拉链,把整个脑袋遮起来。 再比如小胖子为了制造自焚的假象,特地给自己造了个替死鬼想瞒天过海。 还留了封遗书:“永别了这个残酷世界,我在这个谷仓自焚了,不信你自己进去看”…… 这个替死鬼是这样的—— 导演的童心也体现在影片独树一帜的混搭风里。 作为迈克尔·杰克逊的超级迷弟,日本武士文化的超级粉丝。 导演在片中,让小胖子在泥巴地里模仿MJ的舞蹈。 《追捕野蛮人》还加入了黑帮文化,又致敬了一票经典好莱坞电影。 既有小清新打光。 又有紧张的旋镜蒙太奇。 我只能说,导演你玩得真溜。 它绝不是一部让你笑完就忘了的爆米花喜剧片。 它的甜,是苦里沁出来的甜。 而本片的悲剧体现在: 两个社会边缘人物引出的——“社会人”和“野蛮人”的对立。 小胖子从来没有体会过父母的疼爱。 在他满口脏话、调皮捣蛋、盲目崇拜黑帮的另一面,是在福利院和寄养家庭间,像皮球一样被踢来踢去。 不会有什么新家 只会有少管所 他们完全不关心我这样的孩子 只是不停踢皮球,直到我们自行毁灭 但事实上。 只是想通过冷酷强硬的外表,来保护自己脆弱无助的内心。 他之所以把黑道奉为聪明又有型的崇拜对象,不是想去烧杀抢掠、横行霸道,而是憧憬着黑帮浓重的家族感情、兄弟义气。 ——这些,都是他从未感受过的美好。 不识字,嘴又笨。除了打猎,几乎一无所长。 再加上粗犷的外表,暴躁的性格,都常常让他被迫陷入无力反驳的误解。 明明什么都没有做,却被毫不留情地认定为是:绑架小孩,猥亵儿童的罪犯。 他们与这个严肃的体制社会格格不入,只能逃向荒野。 故事的最后,两人都迎来了重新被社会接纳的机会。 却在影片结束前,再一次回到了森林。 《追捕野蛮人》中,塔伊加·维迪提最终想要表现的: 是逃离体制的挣扎与努力。 片中,他借脱线到极致的“灌木男”之口,狠狠讽刺以“填表”为代表的,体制中的条条框框。 这辈子不管你想做啥 你都得填表 而我们,无论多么厌倦束缚、痛恨条条框框,最终还是要生活在层出不穷的体制之中。 这是任何人都无力改变的现实。 但导演还是试图用这部鬼马搞笑作品告诉我们: 只要你敢逃、敢笑、敢反抗。 生命中就永远可以保留,体制无法插足的一部分自由。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想看的,A站B站有汁源。 编辑助理:龟丞相 毒舌电影原创,微信ID:dsmovie 微信搜索关注:毒舌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