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给大家介绍一部美剧的时候,我说过,权游和它比只能算爽剧。 是的,尽管同样出自善于打造神剧的HBO,但是凭借精良的制作和硬核的推理,它的好,只有看过的人才懂。 本周,这部经典IP的续集来了。 不少粉丝看完都表示,找回了第一季的神韵。 《真探》第三季 True Detective Season 3真探系列最大的特色,在于它严谨的剧本结构和精细的办案过程呈现。 以至于不少看过同类作品的观众都表示,那些依靠卖腐和别的噱头吸引注意力的剧,和这个系列完全没法比。 《真探》首季用严丝合缝和充满大量隐喻的剧本,为观众展现了马蒂和科尔两位警官战胜邪教,破获奇案的故事。 看到第一季口碑大爆,HBO原本想乘胜追击。 不料操之过急,第二季的口碑并不十分理想。 而到了第三季,这个颓势得到遏制,并有回温迹象。 评分不会说谎。 豆瓣9.4开分,说明了它的强劲来势。 外网55开的局面,也基本坐实了第三季的品质。 毫无疑问,作为该系列公认的巅峰,第一季是一个难以超越的存在。 但,这并不是说它没问题。 之前光顾着给大家分析第一季如何牛逼,却没有点破它最大的问题——节奏慢。 节奏一慢,观众就容易弃剧。 加之繁复的支线描写,和前期没话找话的段落,很容易让它被一些急性子观众diss。 尽管如此,必须承认第一季的《真探》,无论是对角色的塑造,还是对案件的刻画,都算得上是电视剧中的佼佼者。 作为快消类平台的产物,难得看到一部剧用这么认真的态度,去一板一眼跟你讲述办案的详细过程。 更何况,它的网尽管撒得很大,但所有的分支,都是为了抽丝剥茧后的结局服务。 缺少这些分支,这部剧的写实性瞬间弱一半。 想想几天前看过的《麻药王》,阵容豪华,剧作同样撒大网。 悲剧是,重点不明,到头来撒出去的网收不回来,最后成为扑街的烂货。 由此可见,玩儿多线叙事,也需要天赋。 在吸取第一季的不足后,没有冗长的铺垫,真探第三季的开场单刀直入,向观众展示了一桩儿童失踪悬案。 走丢的,是一对兄妹。 经过调查,探员找到了男孩的尸体,女孩则下落不明。 和第一季类似,遇害人的死法相当诡异。 除了怪异的死状,遍布死者周围,指引探员找到尸体的娃娃,进一步给该剧蒙上一层神秘面纱。 难道这又是某个恋童邪教团体对未成年实施的侵害? 从目前更新的头两集来看,线索尚不明确。 具备作案嫌疑的,有曾目击过两个孩子的高中生。 出于某种因素考虑,他们选择了对警方撒谎。 操场上的争吵,加重了他们的嫌疑之余,或许也成为了本案的突破口。 根据“杀人犯多从熟人当中产生”的理论,即便有充分不在场证明的亲戚也不能被漏过。 如此一来,开头提及的小舅,也许是本案的另一个伏笔。 另外,故事在首集就明确表示,当年失踪的小女孩,在多年后的一起盗窃中被警方取证时找到了指纹。 她的存活,无疑给悬案的破译提供了新线索。 除了主线的悬案,头两集还埋了很多支线。 比如,通过剧情,观众可以了解到主角Wayne在失踪案中抓错了人,导致结案多年后被内部问话。 而他曾经经手的案子,将很可能因为这次错抓面临翻案。 结合后期老年Wayne接受媒体采访来看,当年这起失踪案,最终似乎有回归悬案的趋势。 又比如,从头两集中,观众会发现Wayne在老年阶段已经患上痴呆,记忆力大不如从前。 和家人的对话中,看得出女儿与亲人的关系并不和谐。 参考第一季中Marty的遭遇,Wayne的家庭问题或许和外遇有关,或许,直接和案件挂钩。 此外,因为患有阅读障碍,Wayne一直没有读完妻子的著作。 而这部总共分为6册的大部头,正是围绕当年的失踪案展开的。 书中会不会隐藏什么被Wayne忽略掉的线索,同样值得留意。 如此庞杂的信息量,却被主创团队讲得井井有条, 让真探的老粉丝直呼找回了看第一部时的状态。 客观而言,就目前案件展现的复杂程度来看,第三季是弱于第一季的。 不像后者牵扯的大面积儿童、年轻女性失踪,真探第三季聚焦的就是一个家庭的悲剧。 缺少宗教和政治阴谋元素作为噱头,第三季的看点更多汇聚到了Wayne头上。 而这也意味着,新一季的成败与否,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编剧对这个角色的打磨。 说到Wayne,虽然本季仍旧采用双人模式办案,但明眼人能很直观感受到他在搭档关系中所处的主导地位。 而他的黑人身份,对于这部8集的mini剧而言,虽然触及的话题和当下的潮流吻合,但最终是画龙点睛还是画蛇添足,仍留待观察。 ▲原台词中暗示了黑人身份在警局的尴尬地位 总之,从初期人设上看,和第一季性格迥异但份量对等的Marty&Rustin相比,第三季的重心被更多侧重到Wayne一边。 为了更立体地表现这个人物,故事运用了三段时空予以刻画。 分别是断案时的青年期, 事业成熟的中年期, 和记忆缺损的老年期。 在表现Wayne的记忆穿梭于不同时空时,这一季的剪辑相当亮眼。 比如,老年Wayne接受一家电视台采访,重新回忆当年的案件细节。 上一秒还处在案发现场的Wayne,忽然莫名其妙蹦出一句违和的“I‘m ready to go now”。 画面一切,回到采访现场。 原来,刚才这句话是老年Wayne说的,对于过往的回忆,他因记不起细节而变得焦虑,打算提前结束采访。 同样的手法,还被多次运用到故事中。 相比第一季简单的闪回硬切,这样的剪辑有趣不少。 但不要以为这是真探最新季的原创。 事实上,早在它之前,这种手法就被广泛应用在悬疑片中。 比如《致命ID》,导演在揭秘的阶段,就采用这种办法帮助观众了解了故事全貌。 又比如《禁闭岛》,同样的手法被用作还原警探的真实身份。 之于《真探》的第三季,它的作用,在于表现主人公精神的流动性和不稳定状态。 既然如此,老年Wayne的记忆有多少可参考性,将成为故事接下来展现的重心。 因为搞不好,真相并不存在于他时好时坏的记忆中,解开密码的关键,可能另有法门。 当然,这一切只是我的猜测。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 可以肯定的是,错综复杂的记忆碎片,对于习惯编剧式追剧的观众而言,肯定是一大挑战。 如果说第一季的真相需要靠Marty和Rustin重新联合才能破解, 那么到了第三季,Wayne记忆的精准性,将直接决定案件走向。 他能依靠自己的记忆为观众还原事件真凶吗? 这,恐怕还得你自己去看了才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