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罗的胖子喜欢讲情怀,我也不例外。世人的眼光,仿佛每做一件事,必定会有功利性,如没有了功利性,做事的人就一定是个傻子。那做VST全聚合的人就一定是一帮傻子。六年前,那时候不叫盒子,叫高清播放机,带网络的叫IPTV,高清播放机也叫硬盘播放器,就是播放硬盘里面的文件,显示在电视机上面。IPTV是点播专用服务器上的流媒体文件,这两者是独立的东西,当时我就想如果能把网络视频网站的影片直接在电视上播放多好啊,但按当年的条件,只能基于PC去折腾XBMC,而且XBMC在中国很小众,很少人写XMBC的插件,就算有也很容易就失效。当年就出了一个很奇怪的芯片,realtek1073,这颗芯片开放了RSS,可以通过编写脚本的方式来播放网络上的视频,本来这是为了做IPTV准备的,跟sigma design865X去竞争的,没想到被我们玩起来了,VST就是在这个环境中搭建起来了,当年也不会写加密,同方案的机器直接添加一个入口网址就可以直接使用VST,所以各大论坛上都是热门地流传着各种带VST的刷机固件,更有些厂家说VST就是他们自己开发的。在2010年开发了在realtek上基于RSS的版本,2011年首次把电视直播频道搬到高清播放机上,2011年底,跟美如画合作,推出了基于ARM cotex A9平台 android 2.2的应用ITV,当时是直接用C++来编写的,兼容性等问题一大堆,又不支持当时的主流MIPS 1186平台,所以到了2012下半年,还是决定咱们自己边学边写,用JAVA来干,搞了半年,终于在2013年3月15日推出了第一个安卓4.0的公测版本0.9,后来每一周升级一个版本,三年间更新了多少个小版都记不清楚了,每周更新变成家常便饭,其间还经历了几次推倒重来,重新设计UI、重新设计客户端代码、重新编写服务端代码,每一次的推倒重来,都是一次新生,每一次的大升级都是一次跳跃,在同类应用中,也只有VST如此的任性,如此般贪新厌旧。
VST全聚合这个中文名字,在一次征名中征了很久仍然还没有征到理想的名字,后来突然想到的。早在2010年时,我们一帮从事IMS开发的兴趣爱好者,就首次提出了“把所有的好东西聚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共同的IMS”这样的说法,所谓聚合类网站就是通过人为的、技术的方式收集其它网站的热点内容,进而将相关链接内容进行分类聚合,成为自己的内容。
而VST正是在干这个活,而且是当时在高清播放机中收集网站最全的聚合,所以就起了个中文名-全聚合,跟全聚德没有任何关系啊。
也正是因为这样,在发展的过程中,虽然VST的出发点很纯粹,就是把原来在电脑上播放的视频转到电视大屏幕上播放,解决客厅娱乐资源匮乏的问题,也没有任何的商业模式,不做广告,软件也不收费。但就算是这样,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惹上了各种种样的官非。纯粹的技术研究,仍然无法避开现实的生存与发展问题。
2011年7月的一个版本,太早的就没有截图了。
VST全聚合0.9安卓测试版,发表于2013年3月15日晚上8点
这个版是第一个版本,做得非常粗糙,第一次使用JAVA来写安卓客户端,几个小伙伴都是生瓜蛋子,根本不知道什么线程,内存管理,闪退频繁,有一些内存小的机器根本就跑不起来,也不会加密混爻代码,让一些编程高手反编后看到都笑喷了,其中有一个高手,直接在这个客户端代码的基础上,改了一个比我们占内存更小的版本出来,用在他自己的盒子上面,山寨的居然比咱自己做的还强。花了一年的时候,不停地修改BUG,积累经验,终于在次年的4月份推出了重新写80%代码的2.0
1.0版已经停止了运维,会提示直接升级。
VST全聚合2.0 2014年4月发布
2.0这个版本开始考虑大家的使用习惯问题了,加入了统计用户使用频次、热力图,通过统计我们才发现,原来我们很多的想法是一厢情愿。2.0这一版改变了之前1.0版图标两行傻大粗的粗放风格,从两行变成三行,同一屏幕内信息量增加了,重点突出了,非重点信息量增加了,刚刚开始,用户还是好评的,但后来大家觉得用起来移动光标次数有点多,间距密,无法突出,没法对齐,还会造成光标迷失的问题。
左边的直播频道列表,当时是想给用户一个快速的入口,其实除了第一个,其它的用户根本不点。右边的海报,倒是有人点,但是大部人人都不知道预约是什么玩艺,点了又不播放,很是奇怪。2.0版开始,新增了一个非launcher版本,因为原来的1.0是启动器版本,有很多人不想把VST设为启动器,所以在2.0上新增了一个包名,并且设为绿标,原来的启动器版本为红标,就是图标左上角打了一个红色的角标,并非是整个图标红色。
2.0版已经停止运维,安装时会提示直接升级到3.0版。
VST全聚合2.5 发布于2014年10月份
2.5版把用户登陆给缩到左边藏起来了,结果一开始升级,很多人在的用户登陆去哪了,很少有视频聚合应用做用户系统的,觉得那都是多此一举,登陆不登陆照样看,但是VST还是做了很多登陆用户贴心的功能,网络同步播放记录,可以把不同盒子上同样用户名的播放记录云同步到网络上面,这样切换不同的终端也能同步的播放。还有当时比较热门的自定义频道功能,后来因为政策收紧,就慢慢关闭了。
2.5重新回归两排多列大图标,视觉冲突力强,操作光标明显,上下对齐,重新编写了飞框特效,飘逸自然,光标不容易迷失,左右边平移设计已经做到极致。虽然现在主版本是3.0,但仍然有很多人习惯使用2.5版,现在仍然还有一小批人在使用2.5。
在2.5版上,做了很多小工具,网络测速是一直就有的,后来又增加了网络优化-wifi信号神器,天气预报也更为精准了,能自动根据IP地址来配,偏好设置也根据用户的需求,五花八门,比如反转上下键这些小功能都有。就是搭积木一样,把各种积木都搭了上去。
可以说2.5已经很完善了,也没有什么大的BUG了,继续完善增加功能优化兼容性就可以了,但是我们天生就是一帮爱折腾的人,看到了谷歌2014年I/O发布会上的Android TV 5.0,迷上了这种操作快捷方便的上翻式UI界面,而且之前一直就想做的自定义磁贴位置的功能因为磁贴大小不一,就没有办法实现,虽然VST只是一个视频聚合应用,但是VST从一开始就把自己当做是Launcher,快速方便,无需学习,“极简体验,视觉盛宴”,就一直是我们的追求,VST不能像别人那样以内容称霸,我们能研究的只有用户体验。于是推倒重来,3.0发布于2015年7月
新版3.0界面:上下滚动切换模式,全新UI界面设计,版块统一采用纵向模式浏览。把所有的推荐位置都做成横向的一列,并加入了智能推荐算法,结合大数据分析,看过的,不感兴趣的,不会在推荐列表中出现,更新也是动态的,未来的运营更方便,当然也是为了减轻美编们的工作负担,让他们把时间花在更有用的方面。
新版的界面更时尚简洁,视觉效果佳。直接将点播与直播归类到分类版块中,干净利落。把直播当做和电影电视一样同级的分类出现在同一个分类区域中,而且这个分类区域可以自由排列顺序,根据自己的喜爱来排。而且这些图标的默认排序都是由服务器下发的,服务器可以根据统计数据,动态进行排序或增减分类内容。
新版点播:打开电视剧版块,不仅有电视剧的详细类别,类别栏目左边还有其它电影综艺动漫等版块选择,不必再麻烦的退回首页进行相应版块选择。
3.0的直播加入了屌炸天的时移功能,操作很方便,只要在观看时直接按向左方向键就可以。很多应用也在做直播,都在比台数,都在比清晰度,但就是没有一个去从用户需求来去想。可能这也是VST直播功能吸引用户的地方。VST直播的分类功能,按字母索引功能、上下快速换台功能,这些都是独创的,在使用中摸索出来的。这里不得不提广电数字电视机顶盒,由于市场化运作,不管用户体验,运营商集中采购,机顶盒厂家只要搞定运营商就可以了,丝毫不管用户的感觉,从不更新软件,让用户深恶痛绝。VST的直播一直就比不上广电有线的清晰度、流畅度,但是VST直播有着全世界最好的操作体验,而且是不断在改进的体验,这点可以自豪的说的。当然了,VST也打烂了人家的饭碗,特别是某深圳机顶盒大厂豪叫着让别人过不了2014年最后的一个中秋节,结果自己却陷入了无限的倒退中。
直播是一个很奇葩的玩艺,政策一方面限制着互联网不让干直播,有线电视台也围攻OTT直播,也有借境外台打击这些苦逼做直播的应用开发者们,管理者们一直催促传统媒体大力发展新媒体,触网、投网,给传统的设下了重重的保护空间。VST也一直坚守着国家政策的红线,不敢越雷池半步,在有限的空间继续探索直播频道的交互操作之路。但是通过长期以来的统计,用户越来越多把时间花在了非线性的点播上面,看什么,自己作主,传统的线性播出电视台的消亡,就像报纸媒体一样,只是时间上的问题。用户只管聚焦内容,通过何种形式来实现,只是时间和成本的问题,当然还有品质。
聚合的将来,由于版权及政策上的不断收紧,今年上半年这个窗口期,大部分有能力的开发者都选择一家或多家牌照商、内容商进行合规化、正版化合作,改头换面以换来持续发展。
更多智能电视直播软件、视频软件可以通过安装当贝市场www.dangbei.com来进行下载(下载地址:http://app.znds.com/update/dbmarket.apk)VST全聚合的所有版本都会第一时间在当贝市场上进行独家更新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