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说说PC端,HTC VIVE和Oculus Rift目前已经是供不应求的状态,与其说是消费者的购买热情超过之前的预测,到不如说是HTC和Oculus并没有真正理顺生产环节。无论是之前传言的由于零部件短缺导致的货源短缺还是生产线问题不断,最终的结果就是之前预定的消费者拿不到货。
产能问题导致HTC和Oculus都面临无法如期发货的局面
索尼家的PS VR由于产能问题干脆直接推到10月发货
当然HTC VIVE和Oculus Rift至少还是有消费者已经收到了货,而更加悲催的则是索尼的PS VR,由于前期产能不足,索性直接将发货日期直接推到了今年的国庆节。尽管索尼家的PS VR并不需要连接PC,但是它得连接PS4,这与HTC和Oculus的玩法大同小异,所以直接归入PC类VR设备。
游戏主机类直接归入PC端VR设备
抛开产能的问题,PC端虚拟现实设备最大的优势就是更好的沉浸式体验,要知道这些位对于PC的要求最低也是i5 4590(FX 8350)的芯GTX 970(AMD 290)的显卡以及8GB内存(HTC VIVE要求4GB即可)起步,对于一般玩家来说,可能i3和GTX 750Ti已经能够流畅运行市面上大多数游戏,但对于VR来说,这连入门的门槛都不够。
中高端PC对于VR来说只是入门水平
这么强悍的硬件性能对于画质和帧数都是保障,笔者前一段时间去现场体验了一下HTC VIVE的消费者版,整体效果非常棒,但画面的颗粒感依旧明显。不过除去画面颗粒感稍强之外,其他方面表现例如操作便捷程度、沉浸感体验等都比较不错。
清理出一块自由活动空间
此外,PC端的VR体验在配套设备方面也是比较繁琐,还是以HTC VIVE为例,抛开性能充裕的PC主机,在家清理出最小2m×1.5m的活动范围必不可少,你绝不希望在虚拟空间中玩耍时一脚踢碎什么东西。
Lighthouse位置追踪设备
当然清理出足够的活动空间还远远不够,接下来就是安装并调试灯塔(Lighthouse)的时候了,通过墙上的两颗激光传感器识别佩戴者佩戴的机身上的位置追踪传感器,从而获得位置和方向信息,这个步骤至关重要,否则设备无法在虚拟世界中为你提供位置支持,再谈VR无异痴人说梦。
别忘了还有一大把线缆等待连接
当然这还不算完,这么多的设备通过无线进行连接显然不实际,目前最稳妥的方式还是有线连接,而那么多的线缆连接就够新手研究一会儿的,而带上一捆线来体验VR,你的活动将会受到线缆的限制,在游戏时难免被线缆绊倒。
效果一般但门槛超低的移动端V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