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FIBBR 光纤HDMI线评测

11
回复
34841
查看
[复制链接]
来源:4K技术交流 2016-5-24 15:29:15 |阅读模式

去年年底在网上看到 光纤HDMI线 的信息,着实兴奋了一把,对于理科生来说,光纤用在数据 传输方面的优势比铜线好太多了,君不见电信服务商大张旗鼓推动光纤到户宽带升级么?然而,玩了多年家庭影院的玩家都知道传统的光纤只能支持5.1声道,支 持不了次世代的大数据7.1声道,而 FIBBR 的光纤HDMI线居然号称支持 4K HDMI V1.4,这是为什么?真不真啊?
图片1.jpg
带着这个疑问,我也很想立马败一根来试试看,不过几百软妹币的东东如果只是败来试着玩似乎也太败家了……所以这线也就只是在某宝点了一下收藏就不了了之了。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半年过去,这天闲来无事逛毒坛意外发现一个招呼玩家试用的帖子,感觉自己的器材并不够尖端,怕是不会入商家眼,于是纯支持顶了一下。没想到这一顶居然还把测试名额顶到了,福神眷顾的幸福感满满的,耶!
顺丰到手,例牌的,上开箱……啊不对,是开盒图:
file:///C:\Users\yuanting\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8EDA.tmp.png
14cm*14cm*4.8cm 大 小的纸盒,比起传统的 HDMI 线材的包装明显小了很多,正面就大大个的商标和接头图片,背面则把这线的各种优点全列了出来:超高清传输、更纤细更轻 巧、无辐射、抗电磁干扰、多功能指示灯、照明灯……盒子的四周还印着适用设备图示、重要注意事项等信息。想给厂家提个建议就是重要注意事项字太小且不明 显,为产品安全计,还是另外印一张醒目的提示放在盒子里为好。
图片2.jpg
翻开封面,安装步骤清晰明了,透明窗中两个插头触手可及。
图片3.jpg
把线从盒子里拿出来,好纤细的线材。
图片4.jpg
称一下,5米的线,才126克,确实是轻巧。
图片5.jpg
不得不提一下随线配的这三根捆扎带,同样是用心设计与制作,材质也比普通尼龙捆扎带好了不少。
图片6.jpg
全拼接设计,赞!
图片7.jpg
FIBBR 和我用开的 富士线 放在一块比较下,线径差别还是很明显的。
图片8.jpg
FIBBR 的两个插头比比看,用来连接播放设备的 2号插头 有一个小黑块(其实是透明的,照明系统所在)。
图片9.jpg
FIBBR 1号插头 插入高清播放机,插头上的三角形指示灯马上亮起并以绿色闪烁,将 2号插头 插入电视机后因为高清播放机输出的是高清信号,所以 1号插头 上的指示灯会变成常亮的蓝色灯,据说如果输出信号如果是标清以下的,就会变成常亮的绿灯。
图片10.jpg
如果搞错了,把本该接到电视/投影上的 2号插头 插到播放机上会怎么样呢?万一用户真搞错了,1号插头 的指示灯就会如下图这样,闪起红灯!这个指示灯还真是足够的智能指示呀,赞!
file:///C:\Users\yuanting\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8F51.tmp.png如果 1号插头 的连接没问题,那么 2号插头的照明灯就会亮起,对于经常要在设备屁股后面摸黑找插口的玩家来说这个灯真是太贴心了有木有! 图片11.jpg
让我把投影上原来接的富士线先拨掉,插上 2号插头,插头照明灯在插上的瞬间就熄灭,人性化,再赞!
图片12.jpg
那么,这根线的实际工作表现到底如何呢?
我的小白 TW5200 高清入门投影机,不算高端设备,所以线材比较能有什么结果我也不是太肯定。
图片13.jpg
投影画面比较可不能只靠人眼,得靠屏摄,所以,有请 SIGMA 家的 DP2m,固定了光圈、固定了快门,同一位置下对 FIBBR 富士线 的表现各拍一张,再加以对比我觉得是比较科学的了。
图片14.jpg
先来看静物画面,去年春节摆的蝴蝶兰,F5.6 1/10 ISO200,拍完用 PHOTOSHOP 拼接,这张图的上下两部分分别用的是哪根 HDMI 线你分辨得出吗?
图片15.jpg
我知道,我知道,上面这张图已经缩小了的,画质也受到影响的,那么再来一张原分辨率的,你看得出上下的差别了吗?
图片16.jpg
好吧,答案揭晓——这两张图的上半部分是用 富士线 的屏摄,下面部分是用 FIBBR 的屏摄,我可是把眼睛都瞪酸了也没看出有多大区别。
关于大数据量的传输表现方面呢,用蓝光 3D 片源来检验是最好的了,这里我选的是《X战警 逆转未来》,小哥极速狂奔的这段太经典了,1080P 3D,完全没问题!
图片17.jpg
再来看看《权力的游戏 S06E04》你看三傻的发丝,身上的雪花,那表情,对人物内心的刻画真是入木三分……
图片18.jpg
嗯,请等一下,请问这片的分辨率是?
我看看……喂楼主,怎么才 1024*576,不是高清,你评测个毛线呀!
汗,被发现了,其实我只想安静地看完电视,然后洗洗碎 ^_*
港真,只有一幅图片的比较怎么能算充分比较画质呢?所以我其实还是有做更多多的比较的,上菜了,大家慢慢看哈。这回画面中间我用黑色间断线来分隔不同线材下的投影画面表现,上半部分依然是 富士线,下半部分是 FIBBR,还是看不出多大的区别吧?
图片19.jpg
再看这张黑底白字的,隐隐有一种感觉下半部分的 FIBBR 更明亮一点点,但不算明显。
图片20.jpg
接着这张 80% 70% 两部分,也是隐隐感觉 FIBBR 更明亮一点点(请点开大图,瞪大眼!)
图片21.jpg
当我用 PS 拼图比较到这一张的时候,我的妈呀,吓到我了!请看,画面是截取下来后完全没有压缩和调整过的,黑色间断线的左边是 富士线,右边是 FIBBR,请留意蓝白相间的地方,FIBBR 过渡得干干净净,太漂亮了!
图片22.jpg
不过呢,也有可能是我在换线的时候轻微改变了投影机镜头的位置造成对焦微弱漂移造成上面的比较结果,嗯,这可能性还挺大的。而且这只是画面部分,声音的比较我一无工具,二是木耳,无从下手……
专业的事情还得请高手出马,所以经朋友引见来到本地 HIFI 音响市场的"发哥"老巢,请发哥火眼金耳帮我鉴定鉴定。看看人家的场子,钱、钱、都是钱!
图片23.jpg
为了拍清影音室里面的钱、钱、钱,我开了 HDR,现在,你知道我是怎样一个人了吧?
图片24.jpg
要防止换线造成投影机位置哪怕一微米的变化,我们只测试高清播放机与功放之间的 HDMI 线,先用顶级的白弟定制线,再换上 FIBBR,再换回顶级线。用来比较的是《 2015 柏林新年音乐会》蓝光原盘。
图片25.jpg
我真是看不出变化,听不出不同,但发哥的结论是:
画面比较呢,光纤线的表面清晰度更好,但暗处景深顶级线更佳,声音比较呢,顶级线的铜管乐有金属味、定音鼓更深沉,完胜光纤线。
当然啦,短短比较测试半个小时,也没有做双盲测试(我可不想被发哥踢出门),不能算是十分科学,但资深发烧人士的意见我觉得还是很有参考意义的,谢谢发哥!
网友@ツナミ波動技術研究所中国事業本部 用专业设备分析 FIBBR信号后指出:
搬 送损失非常小,对比度极为优秀,立体感强烈,色域表现强悍至极,色彩描绘无比忠实。……共计9个脚位依旧维持传统的金属导线架构。这么一来,固然差模噪信 可以被不导电的光纤架构顺利隔绝掉,但是共模噪信就不可能藉此获得改善。换句话说,对于音声领域来说,音乐聆听时仅有内容部分可以获得质感的大幅度跃进, 但是背景却不会因而变得干净。……还发现这些导线的抵抗,居然约为参考线的27倍,换句话说,使用的导体要不就是直径细到惊人,不然就是铝线。如此对于机 材之间的共模噪信排除,将更加不利。
也就是说,FIBBR 的长项真的是在传输画面信号,而传输声音方面还有不足。那么,到底这 FIBBR 里面除了光纤还有什么呢?来个万用表量一量,才 2.5 欧,嗯,至少地线是相通的。
图片26.jpg
好奇害死喵,对不住了 FIBBR,我要动刀子了哈……
图片27.jpg
不可能的啦,这么宝贝的线材,我怎么舍得开膛破肚,但是在毒坛 HD199 里还真有一位老兄写了篇《暴力美学之强拆Fibbr光纤HDMI线》,拆开后可以看到 FIBBR 里面有 4 根光纤、7根铜线,铜线确实很细。
我推测因为用了 4 根光纤所以可以传输比传统 1 根光纤更多的信号,而铜线既给 2 号插头供电也传递部分信号,不过也因为太细才会造成共模噪信问题,而且我怀疑因为太细,这个版本的 FIBBR 30 米甚至更长的线长方面可能有过不去的坎。
总结:
1FIBBR 是一条用心制作的线材;
2FIBBR 的画面表现优于传统 HDMI 线;
3FIBBR 的声音表现还有改进空间;
一句话,如果你想要为投影机配一条 HDMI 线,FIBBR 值得推荐!

2016-5-24 17:04:49
新手前来学习4K
2016-5-27 08:29:48
用三星电视的路过
2016-5-28 19:26:07
不错,大力支持!
2016-6-7 00:56:25
果断马克mark
2016-6-7 11:46:48
4K电影时代早点来临吧
2016-6-10 05:45:02
大家觉得哪个品牌的4K电视好
2016-6-10 22:20:50
大家觉得哪个品牌的4K电视好
2016-6-17 01:39:05
看了4K已经回不去1080p的感觉了
2016-6-19 18:15:30
新手前来学习4K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当贝4K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