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探讨关于“液晶电视漏光的浅见”尽量还原真相

1
回复
27065
查看
[复制链接]
来源:TCL - 4K电视 2014-12-12 16:26:56 |阅读模式
液晶漏光,几乎在JD论坛时刻都能看到的,通过对原理的查看,以及和某合资电视机厂朋友的交流,得出漏光的多种原因,在此抛砖引玉,欢迎各位朋友一起探讨。
       百度一搜,很多投诉液晶电视漏光的,再搜“为什么会漏光”,结论大多数都是LCD技术决定。这个解释等于没说,于是翻阅相关资料,似乎找到了漏光众多症结所在。



一  技术造成漏光
      液晶是被两层玻璃夹住的,下层玻璃是TFT,而上层是CF。这2层玻璃都是不平滑的,也是坑洼不平的,因此为了夹住液晶,并让液晶规律的排列,就在这2层玻璃上,分别涂布一层PI(polyimide),再用布做磨擦(rubbing)的动作,好让PI 的表面分子不再杂散分布,依照固定而均一的方向排列。这样一来,液晶也就能固定排列了。
      显然这只是理论的,在rubbing后,液晶也有少量可能会不按顺序排列,造成光线的散射,形成漏光的现象。可以说这种漏光也是无法避免的,当然,这种漏光也很不明显,几乎不可见。市场上的不良产品显然不是这种原因。



二  液晶材料固有缺陷造成的漏光(个人猜测-折射系数)
   液晶是一种介于固体与液体之间,具有规则性分子排列的有机化合物,他能不能像石头一样,完全的把光遮住,个人持怀疑态度,因而,这种光线被透过,就也是漏光的成因。当然这同1一样,,几乎不可见。看显示器显示黑色图片就知道。




三  挤压变形(介电系数改变)
1、吸取面板产生的挤压
     工作人员在进行生产过程中,是用专用的吸附工具吸取面板的,LCD面板在整个制程中,多次被吸取,因为面板中心位置3到4处的液晶就可能因被吸附,而产生挤压变形,导致介电系数改变而产生对光透过的误差,产生漏光。
考虑到面板出厂之前均老化,检验,因此若有漏光明显的产品,肯定是不会出厂的。

2、电视机厂家组装产生的挤压
   这也是目前漏光产生的最主要来源。由于组装电视机要求没有面板那么严格,环境也差了很多,相对的工艺也比较粗糙。
现在的液晶面板组装过程中(B/L+cell),越来越多的用“胶带”(这只是比喻的称呼,更容易了解),代替铁框,因此电视组装人员若不小心,将背光和面板错位,这就造成了漏光,当然这个漏光还能挽救,那就是电视机外壳,如果机构件做的好,贴合紧密,这种漏光也可以避免,所以大家看到电视机前表面结构件空隙较大的液晶电视机,就要小心了,应该认真检查是否漏光。(不过,这种情况越来越少,后面说。)

      再者,电视组装人员拿取面板时候,手对液晶面板边框的挤压,造成漏光,这也很普遍,为什么所谓的漏光,都是在电视机的四周,很容易懂了把。

除了手对边框的挤压,还有打螺丝的时候,如果扭力有误差,人为疏忽,也造成边框漏光。

可以这么说,市面上的漏光几乎都是在电视机组装过程产生。
  关于漏光,就说这么多。
=======================================
PS:关于检验
以上说了这么多漏光,可能有童鞋要问了,难道电视机厂商出厂不检查吗?
告诉你,是检查的,而且是在暗房中检查的,因此漏光的机器是绝对不会出厂的。
那市面上的漏光机器,显然就是由于工艺不严谨,再加物流颠簸等原因,诱发漏光。

关于背光不均匀

JD不少童鞋,显然将漏光和背光不均匀混为一谈了。背光不均匀分CCFL与LED,对应的状况也不一样,这里不展开了。简单说下,目前LED背光电视,中间最亮,四周稍暗。因为LED数量不足,因为“导光板”的光学性能有限。

关于LG

我在论坛经常说LG容易产生漏光,因为LG的IPS屏幕,没有rubbing制程,当然厂家现在控制很好,不能危言耸听哦,大家注意检查即可。

关于如何检查漏光

全黑状态,黑就行,重点看边角,有无明显光线涂亮,光圈等等。
再看看七彩图片,是否有失真区域。如果没有,那表示电视正常显示毫无问题。
其实轻微漏光根本不影响显示器、电视性能的。

关于国家标准:
  国家数字电视接收设备和性能标准制定工作组组长刘全恩指出:由于液晶屏等级的不同,漏光程度也有所不同,2007年1月1日起实施的《数字电视液晶显示器通用规范》明确规定,液晶电视在全黑屏情况下漏光必须≤4cd/㎡的标准。
因此拿到漏光的机器,一定要换,也是有法可依的。

最后,有错误之处,欢迎指出~~
大家和谐讨论~~~


2014-12-13 09:53:2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