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种恶性循环。
在智能手机领域,摄像头的拍摄能力提升很快,1200万像素、4K视频录制等我们都已司空见惯。即使在前置摄像头中,500万像素的也只能算是中等水准。然而在笔记本领域,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虽然高性能笔记本电脑的计算能力与图形性能都已经翻了几番,但是摄像头都还只是清一色的720P(约为100万像素),甚至只有480P,连大部分低端手机都比不过。
我们以ThinkPad X系列笔记本为例。
2013年,搭载双核处理器的X230笔记本的摄像头像素为1280×720,即720P。
五年过去,X系列的产品更迭到了最新的X280,它性能、续航、便携性等都有很大进步,但是在摄像头方面,仅仅增加了“黑阀”来保护隐私,画质毫无增长。
这张照片拍摄自像素为1280×720的今年新发布的一款笔记本电脑的摄像头。
对比三年前的手机前置摄像头,可以明显看出,今日笔记本摄像头的主流画质明显不如三年前的手机前置摄像头,不但分辨率不足,噪点也要多得多。
其他的笔记本电脑也都基本如此。我们可以看到,经过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笔记本摄像头的画质并没有进步。在随便一部手机、相机的像素都可以达到几千万的现在,这样的画质无法被消费者接受。这大大降低了人们使用笔记本上摄像头的兴趣。
人们已经不再完全依靠电脑进行视频通讯,无线网络的易用性使各种智能终端都能轻松进行在线视频。相比之下,很少有人会再去选择画质很低的笔记本摄像头了。
而电脑厂商之所以继续毫不犹豫地在所有笔记本电脑上安装摄像头,也是凭借这些低画质摄像头的低成本。这些多年未更新的小设备非常便宜,几乎不需要增加多少价格。而没有摄像头又比竞争对手的产品缺少了一项功能,比起低人一档,减少一些竞争力,还是安装上这个鸡肋的小设备来得实惠。
笔记本电脑上的摄像头就陷入了这样一种矛盾的境地。为了让更多产品上有摄像头,厂商使用了为大多数人所不屑的低素质型号;这些型号的素质低就导致了笔记本电脑摄像头的使用者越来越少,大家越来越不需要这项功能;而大多数人对这项功能的无所谓又意味厂商可以肆无忌惮地继续使用低素质摄像头。这是典型的恶性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