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的新片《比利•林恩漫长的中场休息》于2016年11月上映时,被邀请观看首映的人屈指可数。
这部由克里斯汀•斯图尔特、范•迪塞尔、斯蒂夫•马丁和乔•阿尔文出演的战争、喜剧、剧情片首次融合了4K、3D和每秒120帧,大胆地超越了所有符合DCI展示系统的标准。
继之前通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突破3D界限,李安去年在CinemaCon上谈了谈如何用120帧拍摄,其中一部分方法被用于拍摄《比利•林恩》。
“李安想做的事情不可能用现存的任何DCI设备完成”,IHS科技的导演、电影负责人大卫•汉考克说,他之前跟Screen谈论过一些未来的电影制作技术。“最新的投影仪可以观看60帧的4K电影,但是如果你想看李安的3D片,你就必须弄两台(一台给一个眼睛看)。”
数字电影拷贝(DCP)可以做成4K、3D和120帧,但是这没办法匹配,以及没有任何一个DCP播放设备或者集成媒体模块(IMB)——一个可以用来存放数据的服务器——可以处理这些东西。
Preview=15分钟预览
李安打算4月16日在拉斯维加斯的SMPTE未来电影研讨会上发布一段15分钟的电影预览,用以展示这部片子的全部技术细节。为了能顺利播放,他搞了一个特制的IMB,搭配两台Christie Mirage投影仪使用。
“这是唯一能用的投影仪了,你别无选择,” Christie Mirage的高级导演、产品经理唐•肖说。“这个东西本来就不是为电影准备的,而是主题公园。”
“现在的市面上没有能同时满足每只眼睛4K、3D和120帧的技术,”Digital Cinema欧洲部、Sony Professional Solutions欧洲部的销售总监奥利弗•帕施补充,“没有什么系统能满足它的数据流量。”
有报道称Texas Instruments正在研发能够播放这种格式影片的投影仪,并且已经有技术能够更有效压缩算法以改进系统能效而不损失画面质量。
“底线是我们需要能够将这庞大的3D 4K 120fps的格式推广出去的投影系统,就像一个能够播放的DCP。”SMPTE未来电影研讨会的主席理查德•威尔士说。
High frame rate=高帧数
高帧数(HFR)电影制作通过New Line Cinema/MGM,2012年由彼得•杰克逊导演的《霍比特人》系列得到广泛推广。
《霍比特人》将传统电影拍摄的24帧翻倍,消除了动态模糊以达到更精细和逼真的视觉效果。
在《霍比特人》上映之前,预估到可能HFR的电影会大量出现,院线纷纷以单价6000-10000美元的价格升级了他们的银幕以达到HFR的标准。
IHS提供的数据表明,截至2015年底,全球共有162,000个电影银幕,其中149,000个符合DCI数字银幕标准,并且有74,000个3D银幕。
然而汉考克表示配备HFR标准的投影银幕很难统计,因为并没有相关的数据。最初全球范围内能够升级到播放《霍比特人》的银幕不过3,000个,现在已有超过60,0000个银幕配备了最新的投影系统。
然而Sony数字影院系统和DLP的NEC系统,以及Christie and Barco最高也只能播放2K、3D和60帧,或者4K的3D。
Released in several formats=不同格式发行
《比利•林恩的漫长午休》很可能发布多种不同格式,包括2K 3D 48帧,跟《霍比特人》系列一样,只比非DCI技术多了那么一点东西,只不过是李安最终版本的简配格式。
“李安试图打破极限,看看能做到什么程度。但是没有现成的商业模式(就算把脑洞开到最大)能让这片子上映。”肖说。
这部电影改编自本•芳汀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凯旋的大兵和他的战友再次被派往伊拉克前线之前几个小时的故事。被认为是伊拉克战争版的“第22条军规”(Catch-22)。
2014年,电影人、VFX艺术家道格拉斯•特伦布在IBC用两台Christie投影仪展示了他4K 3D 120帧格式的科幻短片《UFOTOG》。特伦布正在开发一个叫MAGI的系统,用以处理如此高数据量的内容,并且尝试将技术开放给广大工作室。
|